對于生活中打架的事情大家是比較熟悉的,關于對方不諒解能判緩刑嗎很多人有疑問,在進入刑事訴訟過程當中被告人是可以積極獲得受害者的諒解的,這樣可以為自己爭取減輕刑罰,但是緩刑的適用是有一定的條件的,接下來讓小編來告訴大家有關的法律規定和相關的知識。
一、對方不諒解能判緩刑嗎?
致人輕傷對方不諒解,在司法實踐中不能判緩刑。
《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十三條 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
社區矯正人員因就醫、家庭重大變故等原因,確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在七日以內的,應當報經司法所批準;超過七日的,應當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后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批準。返回居住地時,應當立即向司法所報告。社區矯正人員離開所居住市、縣(旗)不得超過一個月。
第二十五條 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并附相關證明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一個月內依法作出裁定:
(一)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二)未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司法行政機關撤銷緩刑、假釋的建議書和人民法院的裁定書同時抄送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綜上所述,關于對方不諒解能判緩刑嗎小編已經為大家解答了,判處緩刑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條件,能夠判處緩刑的犯罪分子一般都是對社會的危害性比較小的,并且具有悔罪的情節,在判處緩刑之后是需要接受社區矯正的,所以一定要遵守緩刑期間的法律規定,否則是不能通過緩考驗期的。
刑事諒解書的作用是什么
怎么寫刑事諒解書
有刑事諒解書可以減刑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要退股時,顯名股東的法律地位是怎么樣的
2021-01-11沒結婚不退彩禮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9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期外出險 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2-25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關于保險詐騙罪的一些法律常識
2021-03-02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