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這個社會,我國目前社會上還是存在著一些犯罪行為危害著大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對于犯罪行為應當進行嚴厲的懲罰,但是犯罪的形態是有很多種類的,比如說犯罪中止,那么,犯罪中止的量刑的標準在我國法律上是怎樣規定的?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犯罪中止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根據本款規定,對中止犯的處罰是:(一)沒有造成損害的中止犯應當免除處罰;(二)對已經造成損害的中止犯,應當減輕處罰。
特別提示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區別: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自動地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而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的。
二、共同犯罪中的中止:
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動中止犯罪的行為。應當視情況區別對待:
(一)在簡單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實行犯,共犯中有一人決定中止后,然后極力勸說其他人放棄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勸告,放棄本來可以繼續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雖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結果發生,由于不具備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作為中止犯認定,只能在量刑時酌輕。不過有一種情況,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斷自己先前行為與犯罪的聯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來發生危害結果,仍然可以認定為中止。
(二)在復雜共同犯罪中,實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應認定為未遂的教唆;幫助犯有一定的從屬性,實行犯中止犯罪,幫助犯不知道,對其應按照犯罪預備認定,反過來,教唆犯、幫助犯要中止犯罪,對教唆犯來講,必須阻止實行犯實施犯罪,使實行犯打消犯罪的念頭,才構成中止,而幫助犯應采取有效措施,抵消自己的幫助行為對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
(三)中止犯如果向有關機關報告,司法機關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應認定為中止。
犯罪中止指的是并沒有將全部的犯罪行為完成,其次小編想要告訴大家的是,犯罪中止的并且沒有造成實際損害的,將應當免除處罰。如果是犯罪中止的但是卻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向律師咨詢。
傳授犯罪方法罪與教唆犯罪的區別
刑事犯罪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一般刑事犯罪記錄是什么,能夠撤銷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是有誰
2021-01-02股東代表訴訟的條件
2021-03-03事故全責不處理能年檢嗎
2020-12-31離婚需要冷靜嗎,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2021-03-05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什么是財產保險合同
2020-11-14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