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對各種犯罪行為的處罰有著嚴格的規定。對于犯罪人員來說,承擔刑事責任的形式包括了有期徒刑、無期徒刑以及死刑等等,不過如果符合一定的條件,犯罪人員也可以申請監外執行。那符合監外執行的種類有哪些?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相信會為您帶來幫助。
一、符合監外執行的種類有哪些?
對于暫予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第214條作了明確規定,即必須具備下列情形之一:
1、罪犯有嚴重疾病需保外就醫。對于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對于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開具證明文件,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審批。發現被保外就醫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醫條件的,或者嚴重違反有關保外就醫規定的,應當及時收監執行。
2、罪犯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嬰兒。哺乳期限按嬰兒出生后1年計算。
3、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
二、監外執行的執行機關
對于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實行社區矯正,基層組織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單位協助進行監督,執行機關應當對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嚴格管理監督。對于服刑中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原執行機關應當將罪犯服刑改造的情況通報負責監外執行的公安機關,以便有針對性地對罪犯進行管理監督: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應當告知罪犯,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必須接受監督改造并遵守有關的規定。
暫予監外執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滿的,應當及時收監。對于人民法院在作出判決、裁定的同時決定對罪犯暫予監外執行的,對該罪犯的收監,應當由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通知人民法院將該罪犯依法交付執行。如果罪犯是在執行過程中被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監獄等執行機關收監。暫予監外執行過程中罪犯刑期屆滿的,應當由原關押監獄等執行機關辦理釋放手續。罪犯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死亡的,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通知原關押監獄或其他執行機關。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在犯罪人員懷孕或生活不能處理的情況下,可以申請監外執行刑罰,但如果該犯罪人員對社會有危害性的,或者被判處無期徒刑或死刑的,不能申請監外執行。監外執行的犯罪人員由當地社區或原所在單位協助管理監督。
無期徒刑的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監外執行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童工是否違法
2020-11-12個稅匯算清繳過了期限,還能匯算嗎
2021-01-04對臺灣地區有關婚姻家庭民事判決的認可
2021-03-14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婚姻自由是否屬于政治權利
2020-12-12法院公告期算在審理里嗎
2021-02-07欠薪單位收到支付令后提出異議怎么辦
2021-03-26交通事故異地被起訴如何應訴
2021-01-21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1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