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定量刑情節中,自首算是比較重要的一種了。如果能夠在訴訟過程中認定罪犯具有自首情節的話,那法官最后做出量刑處罰的時候就會適當的考慮進去,這對罪犯來講是很有利的。不過具體來說,自首情節的認定與處理是怎樣進行的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自首情節是如何認定?
自首的認定:
1、“自動投案”
(1)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2)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緝、追捕過程中,主動投案的;經查實確已準備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機關捕獲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3)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4)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認定為自首。
2、如實供述罪行
(1)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
(2)犯有數罪的犯罪嫌疑人僅如實供述所犯數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對如實供述部分犯罪的行為,認定為自首。
(3)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還應當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則應當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才能認定為自首。
(4)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認定為自首;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
3、特別自首
(1)根據刑法第67條第2款的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
(2)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同種罪行的,可以酌情從輕處罰;如實供述的同種罪行較重的,一般應當從輕處罰。
4、“未掌握的罪行”
(1)所謂“還未掌握”,是指司法機關尚不知道犯罪發生,或者雖然知道犯罪發生,但不知道犯罪人是誰以及雖有個別線索或證據使司法機關對某人產生懷疑,但還不足以據此將其確定為犯罪嫌疑人。
(2)從訴訟的角度講,這里的“還未掌握”實際上是指“沒有確實證據證明”。在司法實踐中,根據司法機關掌握案件的線索和證據能否確定作案人可能犯某罪,是判斷罪行被掌握與否的重要標準。
(3)“還未掌握”與“已經掌握”界限不清時,應當疑罪從輕,即認定為“還未掌握”。
5、“已掌握的罪行”
(1)“已掌握的罪行”必須是依照法律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
(2)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2條的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是否屬于“罪行”必須經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判決認定。
(3)人民法院經審理判決不予認定或宣告無罪的,盡管偵查機關和檢察機關已經掌握并作為涉嫌犯罪予以立案偵查和批捕起訴,也不屬于“已掌握的罪行”。
6、“其他罪行”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所謂“其他罪行”,是指“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的罪行”。倘若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同種罪行的,則對主動交待的其他罪行不認定為自首,以坦白論。只有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才以自首論。
(2)雖然,如果犯罪分子供述了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同種罪行”,反而會加重其處罰,但是《刑法》第67條第2款對“其他罪行”是否包括同種罪行,在立法上并未作限制,這引發了理論界和實物界對最高人民法院上述限制性解釋的廣泛質疑。很多學者認為,“其他罪行”,既包括與被指控的犯罪性質不同的異種罪行,也包括與被指控的犯罪性質相同的同種罪行。(注:盡管質疑者的某些觀點不無道理,但最高人民法院的這一司法解釋尚現行有效,司法機關應當嚴格遵照執行。)
(3)“其他罪行”只能是不同種類罪行,不能是同種類罪行。如果行為人所犯數罪分別觸犯選擇性罪名中的不同罪名,如行為人因出售假幣罪被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后,主動向司法機關交待了運輸假幣的犯罪事實,盡管司法機關對其運輸假幣罪不掌握,但對行為人運輸假幣罪仍不能認定為準自首。
二、有自首情節的案件如何量刑?
《刑法》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第六十八條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無論是有立功情節還是有自首情節,這都是需要先作出認定的,而不是罪犯說自己具有就具有,法律上面也是得不到承認。當然,如果是既有立功又有自首的話,那此時就是更好的了。關于自首情節的認定與處理的內容,律霸小編就為大家整理到此,要是還有疑問的話,不妨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存在自首
取保候審期間逃跑后投案的能認定為自首嗎?
自首司法解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能調解嗎
2021-01-23這起軍婚案例能否判離
2021-01-28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九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離婚后撫養費標準另一方無固定工作
2021-01-06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