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需要的是得到更多的保護,那么對于未成年犯的一個故意傷害罪來說,考慮到的因素會是有哪些呢?需要特別注意的量刑標準是如何的呢?下文將會詳細分析,律霸小編希望下文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未成年犯,是指被告人實施被指控的犯罪時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二被告人在實施犯罪時均未滿18周歲,應屬未成年犯。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法》第234條明文規定了故意傷害罪的量刑標準。其中,對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規定“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據以上規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不論情節輕重與否,被告人若不具備法定的減輕處罰的情節則必須在十年以上量刑,直至判處死刑。
我國《刑法》第17條: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對二被告人均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只能從法定的年齡上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近年來,全國各地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不斷上升,有許多未成年人在實施犯罪過程中,對法定界限不明確,誤認為未成年人犯罪一律可免予刑事處罰,入獄判刑后才悔恨自己不懂法。
對于一些不算特別嚴重的犯罪,我國法律規定只有已滿16周歲的人才能構成犯罪,而對于那些嚴重的暴力性犯罪,法律規定只要行為人已滿14周歲就能構成該罪的主體。同時,及時未成年人犯罪,對其的處罰也是比成年人輕的,知識不會對未成年人適用死刑。
故意傷害罪判刑多少年 ?
故意傷害罪可以取保候審嗎 ?
如何構成故意傷害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環保禁養關停魚塘有補償嗎
2020-11-30無期徒刑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15法醫鑒定輕微傷害標準
2021-01-20股權激勵是一種融資嗎
2020-11-1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委托書由哪一方開
2021-02-17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1-03-25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根據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1-01-26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