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公負傷因工負傷有何區別?
因公負傷與因工負傷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工傷與公傷是有區別的。工傷來源于《工傷保險條例》,工傷發生在勞動關系中,也就是發生在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公傷發生在軍隊、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與其工作人員之間,這種關系不屬于勞動關系。
二、法律關系性質不同
工傷發生在勞動關系中,也就是發生在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公傷發生在軍隊、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與其工作人員之間,這種關系不屬于勞動關系,軍人與國家、公務員與其單位的行政法律關系。工傷是在從事工作過程中,身體受到傷害。而公傷是在從事公共事務的過程中,身體受到傷害。
三、存在是否參加保險的不同和支付主體不同
用人單位應當為職工參加工傷保險,職工在工作過程中受到傷害,由工傷保險機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而公傷不參加工傷保險,軍人、公務員履行職務過程中受到傷害,由國家財政支付公傷撫恤費用。
四、支付標準不同
職工因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而因公死亡,現役軍人死亡,根據其死亡性質和死亡時的月工資標準,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標準是:烈士和因公犧牲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40個月的工資;病故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40個月的工資。月工資或者津貼低于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準的,按照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準計算。
五、爭議解決途徑不同
因工傷待遇發生糾紛,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可以適用勞動爭議仲裁、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解決。而公傷撫恤糾紛,則通過申訴解決,聘用制公務員可以通過人事爭議途徑解決。
在生產生活中,經濟聽到的應該是因工負傷,涉及到工傷保險的賠償和造成當事人人身傷害而給予的經濟補償等,而公傷可理解為國家公職人員如軍人、警察等執行任務負傷,其中的賠償標準和依據都是不同的。同時,如果在解決時遇到爭議問題,那么解決的途徑也是不同的。
交通事故工傷認定時效超過一年怎么辦?
個人申請工傷認定提交哪些材料
個人工傷認定的申請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關系效力包括結婚時間嗎
2021-03-23股東起訴解散公司多久立案
2021-01-06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把圖片修改后算侵權嗎
2021-03-05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女職工產假時間如何保證,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保障
2020-12-11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