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嫌疑人被取保候審如何知道批捕?
1、批捕的時候會出具逮捕證的,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律由公安機關執行。執行逮捕的人員不得少于2人,執行逮捕時,必須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證,并責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證上簽名(蓋章)或按手印。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3日以內,提請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7日以內,做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
2、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請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批準或決定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在24小時之內進行訊問。對于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立即釋放的,應當發給釋放證明。
二、批捕的條件有哪些?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包括了三方面的含義,一是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二是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三是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經查證屬實。犯罪事實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數個犯罪行為中的一個。
(2)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三、取保候審后還要判刑嗎?
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后還要審判,構成犯罪的還要判刑。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對于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來講,人民檢察院作出批捕決定的情況下,不會第一時間去通知犯罪嫌疑人,而是要通知公安機關,所公安機關收到人民檢察院的批捕通知書以后,會直接對犯罪嫌疑采取逮捕措施。
立案到批捕的流程有哪些
不予批捕還追究刑事責任嗎?
檢察院不批捕被害人如何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港澳通行證辦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21地役權與其他用益物權一并轉讓是如何的
2021-02-18欠錢被仲裁了怎么辦
2021-03-07起草合同注意事項
2020-11-08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罰款力度是怎樣的
2021-02-27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破產和解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1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