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偷拍偷錄證據是否合法
一切能反映案件事實的合法的材料,都可以作為證據提交給法庭。但是,這些材料的證明力需要通過法庭確認。
根據訴訟法的證據原則,證據必須具備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所謂證據的合法性,是指訴訟證據必須是依照法律的要求和法定的程序而取得的事實材料。它除了要求證據的形式應當合法外,還要求證據的收集、提供甚至審查等環節也必須符合法定程序的要求。
對于私自偷拍偷錄行為是否合法,最高法院1995年3月《關于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取得的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批復》認為:“證據的取得必須合法,只有經過合法途徑取得的證據才能作為定案根據。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系不合法行為,以這種手段取得的錄音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該批復對禁止當事人以偷拍偷錄的方式收集證據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一刀切的規定也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效應,影響了法律公平的實現,使部分當事人因舉證困難或無法舉證而承擔了不利的法律后果,不利于對他們民事權益的保護。
最高法院2001年12月頒布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稱《規定》)中對此問題作出了新的解釋。新的司法解釋第六十八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同時,第七十條第三款規定:“有其他證據佐證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制件,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效力。”
《規定》對證據合法性的判斷標準為:是否“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是否“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比1995年的批復更合理,但是在適用時仍然存在因規定籠統模糊而導致同一案件存在不同看法的問題。因此,這就給了法官自由裁量權。
證據是整個訴訟活動的核心,也是法院據以裁判的依據。案件的事實是靠證據來證明的,《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事實是客觀存在的反映,因此,訴訟活動應當把“客觀真實”作為追求的最高目標。以所謂偷拍偷錄等隱蔽手段對人物、事件進行秘密固定而取得的視聽資料并非一概不能作為民事訴訟證據。其能否成為合法有效的證據并作為定案的根據,涉及的是一個非法證據標準問題。
按照現代法治的觀念,對于普通公民而言,只有當其違背法律明確規定的義務時才視為非法。也就是說,權利不一定是法律明確授予的,只要法律不明確禁止,就都能視為享有“作為或不作為”的權利,所謂偷拍偷錄行為應當視為法無明確禁止,尤其在當今時代,應有條件地適度允許。“焦點訪談”、“南方周末”等媒體所取得的一系列批評報道的成功大多得力于偷拍偷錄的巧妙運用。2001年12月21日公布并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對我國民事訴訟證據的有關問題作出了比較系統的司法解釋。在一定程度上使偷拍偷錄有條件的合法化,對偷拍偷錄取得的證據由絕對否定變為相對否定,給“偷拍偷錄”證據留出了一定空間,而過去則是一扇門關死。可以說,這種法律效力的變化意義重大,它不僅讓新聞工作者在輿論監督的阻力中看到了一線曙光,更讓婚姻訴訟中受害一方在舉證配偶一方與第三方婚外戀的舉證無助境地中獲得了些許欣慰。新規定它能否作為證據,關鍵是判斷它是否構成非法,而不在于取得它的形式上的隱蔽性、秘密性。公民完全可以自己或委托律師在法律許可范圍內進行調查取證工作。該《規定》第五十七條規定:“下列證據材料不能作為定案依據:……以偷拍、偷錄、竊聽等手段獲取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證據材料;”司法解釋規定得很明確,是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但在案件的實際處理過程中,作為案件的審理者,應從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等三個方面來對當事人提交的任何一份證據進行審查并作出自己的判斷。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有其他證據佐證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制件;”視聽資料是直接證據,它的可信度影響因素是證據本身。視聽資料具有證據效力,前提是該視聽資料必須是通過合法手段取得的。首先,取證行為本身必須合法,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德,不能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二是視聽資料必須無疑點,即未經過剪輯、合成偽造等技術處理,具備真實性。三是有其他證據佐證。在具體的案件中,如果該視聽資料證據真實、合法,且與案件有關聯,證據間能相互佐證,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即具有證據效力,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文件不能修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7經濟犯會判死刑嗎
2021-03-06新三板是什么,如何購買新三板股票
2020-12-09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交警事故雙方自行調解完保險公司會理賠嗎(交通)
2021-02-22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2-28如何認定保險責任
2020-12-09土地承包合同訴狀范本格式是什么
2020-11-25企業停產后遇到拆遷的損失計算方式
2021-01-15拆遷補償的類型都有哪些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