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訴法哪條規定批捕權?
中國《刑事訴訟法》第3條規定:“檢察、批準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
批捕權是國家司法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配置直接關系刑事司法是否公正。由于審判機關在刑事訴訟中具有權威性作用和決定性影響,批捕權與審判職能相適應,并有助于實現程序正義,因而由審判機關行使批捕權具有重要意義。在刑事訴訟中承擔控訴職能的檢察機關不能享有批捕權,否則,不僅會打破作為現代訴訟程序核心機制的控、辯雙方的平衡性,而且也容易使該項司法權力成為失去制約的法外特權,導致刑事司法嚴重不公。
二、檢察院逮捕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三、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人民檢察院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的類型及公安機關依法應相應采取的措施。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常見于以下三種情形:
1、被拘留的人不涉嫌犯罪或者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2、涉嫌犯罪且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可能判處徒刑以下刑罰,或者沒有逮捕必要的;
3、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逮捕所要求的證據條件的;
4、屬于罪當逮捕,但確系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婦女,可以不批準逮捕的。
人民檢察院的批捕權就是制約了公安機關的相應執法權力,確保公安機關在采取刑事拘留這一強制措施的時候不會權力濫用。因為經人民檢察院的審查,認為被拘留的當事人根本就不符合或者不適用于逮捕的情況下,公安部門就必須要先釋放或者采取其他的強制措施,比如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行政執法過錯情節
2021-02-23“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0-12-2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保單的轉讓與質押規定
2021-01-12委托代理
2020-12-10承包合同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3-04土地轉讓規定是什么
2021-01-18土地流轉合同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能依據《土地管理法》認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出租嗎
2021-02-19房屋距離修建的鐵路多少就會被征收
2021-02-27房屋拆遷公房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