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刑事訴訟中的取保候審,還是監視居住,法律中都規定了具體的期限。相關部門在采取這些強制措施的時候,需要在規定的期限內確定具體的時間。那么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多久?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多久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這里的住所,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辦案機關所在的市、縣內生活的住所居所,是指辦案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在辦案機關所在的市、縣內給被監視居住人指定的生活居所。如果被監視居住人有正當理由要求離開住所或者指定的居所,必須經過公安機關批準。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決定監視居住的,公安機關在做出批準決定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采取監視居住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在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判工作。
二、監視居住地點在哪里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監視居住的場所為“住處”或“居所”,被監視居住的人沒有被完全限制人身自由。對有固定住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來說,監視居住的場所為指定的“居所”。我們認為,所謂的“住處”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連續的、固定的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居所”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時為無固定住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指定的場所;而行政拘留所是執行行政拘留處罰的場所,行政拘留是一種完全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措施。
如果在行政拘留所執行監視居住就完全限制了人身自由,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羈押。所以,對辦理監視居住手續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能在住處執行;沒有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行政拘留所不能被指定為監視居住的居所。在行政拘留所執行監視居住,不符合法律規定。
根據上文的表述,我們可以知道法律規定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當然這僅僅是指每個有權利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機關,在作出監視居住時的期限規定,如果三機關都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話,那么最長可以達到18個月。
指定監視居住的條件有哪些
哪些人可以監視居住,監視居住期間違規的會被逮捕嗎
監視居住的適用對象包括哪些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改制后是否需要建立新賬
2021-01-06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從一起擔保追償權糾紛案看公司法第60條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條的
2021-01-18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本人贈與父母房產需配偶簽字嗎
2021-03-03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1-16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