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到期變更監視居住是為什么
說明沒有完成案件的偵辦。需要繼續查證、審理。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規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取保候審的范圍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取保候審到期之后應該如何處理
1、案件顯著輕微,不需追究刑事責任的,或證據不足,無法追究責任,要決定撤銷取保候審。
2、應當追究責任的,要移送案件,或者變更強制措施。
3、在取保候審期間內被法院判決,并生效的,即開始執行判決刑法,取保候審自動撤銷。
4、取保候審到期,辦案單位不做任何處理,即自動撤銷。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監視居住決定由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作出,由公安機關執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也可以協助執行。
犯罪嫌疑人在被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期間,不能離開居住住所(含指定居所),確有需要要離開的,應向執行監視居所的機關報告,得到同意后方可離開。
監視居住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
監視居住期限屆滿,應當由辦案機關作出解除或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具體程序為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查,檢察長或公安局長決定后,通知辦案機關,并將解除決定書送達給嫌疑人。
不是所有人都享有監視居住的權力。犯罪情節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會直接進行批捕處理,但是對于特殊情況的人,會進行監視居住,比如哺乳期的婦女或者是犯罪情節比較輕的,不足以給社會帶來危害的。具體檢查院會根據案情進行判定。
取保候審會判實刑嗎,取保候審如何申請
取保候審后還會判刑不?
取保候審申請程序是怎么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預審流程
2021-03-15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自己貸款能用別人的抵押物嗎
2021-03-21交通事故能否就傷殘單獨訴訟
2021-01-21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跳樓討薪為何被行政拘留,農民工跳樓討薪違法嗎
2021-03-02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親屬間的房屋贈與聲明怎么寫
2021-02-27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怎么處理
2021-02-03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不同債權人申請執行同一被執行人如何處理
2020-12-12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房屋抵押后可以設置居住權嗎
2021-01-06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