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約定的送達時間
合同有約定就從約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送達日期按以下方式計算:
直接送達的,為當場送達的時間。
郵寄送達的,為簽收郵件的時間。
留置送達的,為留置在受送達人住處的時間。
轉交送達的,為轉交單位反饋的時間。
公告送達的,為公告發出之日起滿三個月之日。
合同中的通知條款
起草合同時,大家通常會因權利、義務以及違約責任條款直接關系到合同各方的權益而花費較多篇幅設定,卻忽視了看上去不那么重要的通知條款。其實,通知條款與合同各方的權益也是緊密聯系的。
合同中通常會設定單方變更或者解除合同權,一旦滿足條件,守約方將要向違約方發送通知行使單方變更或解除權。但是,我國對于通知采用“送達主義”,即只有在發送方發送了通知且接收方接收到通知時通知才視為送達。發送方除了證明自己完成了送達義務還需要證明對方已經接收到通知,只要對方不配合,送達很難完成。實務中,接受方故意躲藏不接受或者拒收通知情形比較普遍。因此,在起草通知條款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兩方面:
一、明確的聯系方式
聯系方式通常包括聯系人、傳真、電子郵件、住所等。首先,合同中應當有明確的聯系方式,如果缺失,即使合同約定了單方變更或解除權,也因沒有約定聯系方式而無法行使;其次,聯系方式應當準確無誤,否則,相對方會以聯系方式錯誤而沒有收到作為理由抗辯。最后,聯系方式應當是合同相對方本人或者其授權指定聯系人所有,否則,相對方會以聯系方式的所有人非其合法授權人,無權處理合同相關事務。
二、明確的送達標準
我國《民事訴訟法》只規定人民法院送達法律文書的形式和認定標準,訴訟當事人不配合送達時,法院可以采取留置、公告等特殊方式送達。對于民商事主體而言,法無禁止即自由,民商事主體可以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送達的標準。比如,通過電子郵件送達的,可以約定通知的信息發送至合同中對方指定的電子郵箱一定時間內,即視為送達,對方即便沒有打開電子郵件,也可視對方已經收到通知。通過快遞送達的,可以約定自快遞發出之日起一段合理的時間范圍內便視為送達成功。
最后,在發送通知時,我們還要注意保留發出通知的證據,比如寄送快遞、信件的憑證、電子郵件原件等,以便發生糾紛時作為自己免責的證明。
送達時間的約定規范了送達期限,也保護了簽約方的利益。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也有時會運用此類知識,所以我們也應該深入了解這些內容以便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責任,股票可用于債權擔保嗎
2021-01-13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公司股份制改制相關問題的討論
2021-01-13強制執行申請能否裁定不予受理
2021-02-21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保險受益權的適用范圍
2021-03-26林地承包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12土地轉讓的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