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到取保候審的時候,可能大家并不會感到陌生。一般公民在被依法采取了刑事強制措施,即被刑事拘留或者被逮捕,這個時候其實可以委托律師申請取保候審,一旦獲得了批準就可以暫時不被羈押。那究竟取保候審是什么意思還會判刑嗎?下文中,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答這兩個問題。
一、什么是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客觀地說,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后,最應當考慮和最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行為即為代為取保候審。
二、取保候審之后還會判刑嗎
取保候審,僅僅是變更了強制措施而已。如果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將有可能予以逮捕。至于其最終結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審理后作出判決。取保候審,完全不等于最終不能判實刑、不需要坐牢。不過,取保候審有其適用條件,一般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因此,一般來說,取保候審,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或判處緩刑、單處罰金等非實刑。
取保候審相關知識:
取保候審,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結合上文的介紹,對于取保候審是什么意思還會判刑嗎的問題,大家應該也有所了解吧。通常在刑事案件尚未作出判決之前,不管是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還是在審理階段,其實都是有機會申請獲得取保候審的,按照相關法律中的規定,每一次取保候審的時間最長是不能超過12個月。
證據不足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取保候審請律師多少錢
取保候審會判實刑嗎,取保候審如何申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銷婚姻以后屬于未婚嗎
2021-03-13在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有哪些難點
2021-01-12商賬追收具體流程有哪些
2020-12-22合同甲乙丙方關系怎么界定
2021-03-19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什么情況不用贍養父親
2021-02-11地役權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14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合同的解除
2021-02-16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