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取保候審在一定情況下是可以進行撤銷或變更的,而司法實踐中,取保候審會有變更為逮捕的時候。對于普通人而言,他們不知道那些條件下取保候審可以變更為逮捕,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將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
1.被取保候審人企圖自殺、逃跑。逃避偵查、審查起訴的;
2.被取保候審人實施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干擾證人作證行為,足以影響偵查、審查起訴工作正常進行的;
3.被取保候審人未經批準,擅自離開所居住的市、縣,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兩次未經批準,擅自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
4.被取保候審人經傳訊不到案,造成嚴重后果或者經兩次傳訊不到案的;
5.在取保候審期間故意實施新的犯罪行為;
6.應當逮捕但因患有嚴重疾病或正在懷孕、哺乳自己的嬰兒而未逮捕,疾病癥愈或者哺乳期已滿的。
逮捕的適用機關
我國憲法第37條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刑事訴訟法第59條規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據此,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批準權或者決定權屬于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要求審查批準逮捕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有批準權。人民檢察院在偵查及審查起訴中,認為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律規定的逮捕條件,應予逮捕的,依法有權自行決定逮捕。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中,對被告人需要逮捕的,人民法院有決定權。對于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審判階段發現需要逮捕被告人的,有權決定逮捕。公安機關無權自行決定逮捕。逮捕的執行權屬于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都必須交付公安機關執行。
當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時候,肯定是要有相應的機關來執行逮捕措施的。我國的逮捕,一般是由人民檢察與或人民法院決定,而實際由公安機關執行的。同時,在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中,很多人都被取保候審人有妨礙訴訟偵查的行為。更多取保候審或逮捕的法律知識,你可以通過律霸相關知識欄目進行了解。
撤銷或變更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怎么執行取保候審
?
?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被起訴股東清償責任怎么分配
2021-01-22女職工請經期假是否合理
2021-01-27結婚六年未辦結婚證算法律婚姻嗎
2021-02-05外商投資企業的組織形式適用哪些法律
2021-02-18隱名股東能否工商備案
2020-12-26有限合伙企業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3-13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回購房
2020-11-12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