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遭遇種種網購活動中的商家欺詐行為或交易糾紛時,消費者應注意多種途徑維權。首先,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后,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商,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活動。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協商和解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它都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途徑。
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費者權益爭議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的。針對經營者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消費者協商和解建議的行為,消費者應立即采取措施,用其他途徑解決爭議問題,一方面,應提前與商家確認商品承諾及售后服務,并通過截圖或其他方式保存好購物網頁的商品信息及服務承諾描述、與賣家的聊天記錄、交易記錄及付款信息、不符合約定或假冒偽劣商品的照片等證據,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如淘寶、天貓等)客服部門尋求幫助,例如要求止付貨款、協調解決與賣家的爭議。另一方面,消費者還可通過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向工商、價格等政府監管部門舉報等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通過協商調解仍不能解決時,消費者可向人民法院起訴。網購也屬于買賣合同交易行為,應當遵守我國合同法有關買賣合同及違約責任的相關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提起訴訟要選擇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最高院關于民事訴訟法的相關司法解釋中進一步明確,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在網購中,往往是通過郵寄方式完成交易,這就要考慮在郵寄中由哪方出的運費。如果是賣家承擔的運費,那么相當于是賣家送貨,由賣家將貨物交付給承運人以運交買家,此時合同履行地為買家所在地;如果運費由買家自行承擔,那就相當于由買家自己提貨,由買家委托承運人去貨物所在地取貨,此時合同履行地為貨物所在地。
網店價格欺詐消費者覺得很不合理,請您都來律霸網詢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影響嚴重包括哪些
2021-03-19債務人失蹤該怎么處理
2020-11-09物權期待權的保護條件
2020-12-31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北京離婚農業戶口撫養費標準
2020-11-09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