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3月8日,市民廖先生在越秀區某賓館酒樓消費了一壺人參花茶。酒樓出具的酒水單顯示,收取了廖先生茶水費78元、最低消費額38.2元以及其他費用7.8元,合計124元,并出具了發票。
原告廖先生認為,經營者利用其優勢地位,設置“最低消費”是屬于經營者加重消費者責任的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條款”,該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故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退回向原告多收取的38.2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在被告處消費,雙方因此形成餐飲服務合同關系。原告為證明被告設置了最低消費,向原告收取了最低消費金38.2元的事實,向法院提供了酒水單、發票以及價目表等為證,故法院確認被告向原告收取最低消費金38.2元的事實。被告設置的最低消費屬于服務合同中的格式條款,侵害了原告在消費時的自主選擇權,加重了消費者責任,屬強制性交易,對消費者明顯不公,違背了等價有償和平等自愿的原則,應屬無效。被告多收取的38.2元最低消費金應予以退還。
【法律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餐館會“禁止客人自帶酒水”、“收取包間最低消費”,這樣的規定是否合法?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餐飲行業中的這些規定屬于服務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消費者可請求人民法院確認“霸王條款”無效。
這位負責人說,餐飲行業中的“禁止自帶酒水”“包間設置最低消費”是餐飲行業利用其優勢地位,在向消費者提供餐飲服務中作出的對于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消費者在餐飲經營者提供服務時遭遇霸王條款產生糾紛,可以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維護自身權益。
去年10月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這部新修訂的法律將于2014年3月15日施行。去年12月,北京市工商局向社會發布了“禁止自帶酒水”“包間最低消費”“消毒餐具另收費”等餐飲行業常見的6種不公平格式條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滯納金能免除嗎
2020-11-29對比中外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2021-01-05申請人如何申報工傷
2020-11-29庭審質證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2020-11-28未支付股權轉讓款是否應承擔債務
2021-01-08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
2021-01-24監視居住可以見家屬嗎
2020-11-19<交通事故篇> 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孤老的監護人如何指定
2021-02-06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老公有外遇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0-11-19銀行監督機構從業人員需承擔哪些法律職責
2021-02-17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購房簽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