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欺詐消費者必須有損失才賠償嗎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如果沒有造成損失的,一般是得不到賠償的,但可以對經營者進行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二、消費欺詐構成要件
(1)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陳述是虛偽的,并會導致對方陷入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縱這種結果的發生。欺詐的故意包括兩方面:一是陳述虛偽事實的故意;二是誘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故意。
(2)欺詐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是指欺詐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構成欺詐行為的兩個方面。故意陳述錯誤事實的行為,例如將假冒偽劣商品說成質優價廉。
(3)被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所謂錯誤,是指對合同內容及其他重要情況的認識缺陷。構成欺詐,一般必須是被欺詐人的錯誤認識與欺詐人的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4)被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如果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詐行為而作出的,也不構成欺詐。這表明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與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聯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如果沒有造成損失的,一般是得不到賠償的,但可以對經營者進行處罰。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本案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是有效的嗎
2021-03-17律師會見時能提供哪些幫助
2020-12-01外商投資包括哪些情形
2021-03-18商標轉讓流程規定有哪些
2021-01-17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沒領結婚證算事實婚姻嗎?
2021-01-18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保證擔保協議范本
2020-12-16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受益人的指定和變更是怎樣的
2021-02-08保費分期和一次性繳清哪個劃算
2021-03-01標準體
2021-01-09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的規定
2021-02-11個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違法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