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權的適用范圍
留置權的適用范圍是指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可以設立留置擔保的債權的范圍。就目前而言,留置權只能擔保合同債權,而且只能適用于雙務合同,并且應當是一方當事人依據合同合法占有對方當事人的財產。對于侵權行為之債、不當得利之債和無因管理之債不得適用留置權。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以下合同的債權人可以行使留置權:保管合同、運輸合同、承攬合同、倉儲合同、行紀合同等等。
關于留置權的適用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84條規定:“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留置權。法律規定可以留置的其他合同,適用前款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不得留置的物。”在物權法起草過程中,對是否保留擔保法的這一規定,存在不同意見。有的意見認為,為避免濫用留置權的情況發生,應該維持擔保法的這一規定,即只有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和法律規定可以留置的其他合同發生的債權.才能適用留置權。有的意見認為,擔保法規定的留置權的適用范圍過窄,不符合經濟實踐需要,不利于保護債權人的利益,應當擴大范圍。物權法采納了后一種意見。因此,物權法沒有明文列舉留置權的適用范圍,而只是在本條中對留置權的適用范圍作出限制,規定了不得留置的兩種情形。只要不屬于這兩種情形,又符合留置權成立的條件,均可以成立留置權。
二、留置權適用范圍的限制性規定
第一,法律規定不得留置的,依照其規定。如果法律基于公序良俗等原因明確規定某些情形下不得留置或者某些財產不得留置,則須依照該法律規定,不得成立留置權。
第二,當事人約定不得留置的,按照約定。對于當事人已經明確約定不得留置的動產,都不能成立留置權。比如,承攬合同當事人事先在合同中約定排除留置權,則在定作人未向承攬人支付報酬或者材料費等價款時,承攬人也不得留置完成的工作成果,而應當依債權本身的效力提起追索價款及違約金的訴訟。
留置權屬于法定擔保物權,法律之所以允許當事人通過約定加以排除,主要是由于留置權的目的是基于公平原則,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擔保債權的實現,并未涉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第三人的利益,如果債權人基于意思自治而自愿放棄這一權利,法律自然無需干涉。
如果您還有疑惑,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盜版ps做商用算侵權嗎
2021-03-19離婚兩年能要回孩子扶養權嗎
2021-03-03有限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是多久
2021-02-12抵押擔保責任屬于連帶債務嗎
2021-01-11法院強制執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判刑后戶口是否要注銷
2021-02-02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保險委托代理合同樣本是什么樣的
2021-03-14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