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遺失物的占有不還有什么后果
如果占有的遺失物涉及到金額較大的情況,且據為己有不歸還失主的情況是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應為這畢竟算是不當得利,即使找不到失主歸還也應該上交給有關部門處理。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122條,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廢止。
《民法典》生效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上的根據,有損于他人而自己獲得利益的法律事實。不當得利人應將其所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的人。不當得利的性質屬于法律事實中的事件,不當受益人的義務根據法律規定的事由而發生,它不在于制裁受益人的得利行為,而在于糾正受益人不當得利的不合理現象。所以,我國民法原則規定:只要有不當得利的事實存在,就必須予以糾正,不需要追問當事人的主觀意志如何。
將他人財物據為己有,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據,應屬不當得利。此外,我國刑法規定,將他人遺忘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且拒不交出的,按照侵占罪予以處罰。如果拒不交出他人財物,應以侵占罪提起刑事訴訟。但不存在拒不交出撿拾物的情節,不應作侵占罪對待,不能認定為犯罪,不能以刑法懲戒,其行為只能由民事法律規范予以調整。
拾得遺失物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遺失物的占有不還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如果占有的遺失物涉及到金額較大的情況,且據為己有不歸還失主的情況是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應為這畢竟算是不當得利,即使找不到失主歸還也應該上交給有關部門處理。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護士燒毀病歷如何處罰
2021-03-10民事案件合并開庭審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0-11-25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中的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是什么
2021-01-01主債務涉及刑事犯罪擔保有效嗎
2021-01-04被車撞如何索賠
2020-12-09打人者派出所怎么處理
2021-01-272020年浙江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3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拖欠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04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離婚如何分割人壽保險金
2020-11-16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