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未滿十八周歲,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看情況。
如果子女犯罪時,已滿16周歲,且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生活來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一條第二款,應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故其犯罪行為給受害人造成的損失應由其獨自承擔,原監護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即賠償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1條規定,侵權行為發生時行為人不滿18周歲,在訴訟時已滿18周歲,并有經濟能力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為人沒有經濟能力的,應當由原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屬于侵權案件,應當適用這個規定。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監護人必須承擔以下職責:
1、供吃、穿、住、醫療等條件以保障未成年人得以生存和身體的健康;
2、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護未成年人的安全;
3、對未成年人的思想、行為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和管理,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
4、保證未成年人接受學校科學、文化等知識教育;
5、照顧未成年人的生活;
6、管理和保護未成年人的財產;
7、代理未成年人進行與其智力不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8、代理未成年人進行訴訟;
9、保證未成年人不得早婚;
10、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11、保障未成年人與監護人共同居住;
12、公安機關匯報和請求幫助;
13、代為賠償;
14、監護人不得允許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做童工。
未滿18歲犯罪會不會連累監護人
刑事責任方面。未滿18歲的人犯罪屬于個人行為,只要監護人或家長沒有參與,就不會牽連他們,只會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
民事賠償方面。對于未滿18歲的人犯罪的,其監護人或家長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對被害人的損失進行賠償。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履行職責的原則與要求】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子女未滿十八周歲如果有民事賠償的部分,大多是需要監護人來承擔,監護人也承擔著教育未成年子女的責任。面對子女未滿十八周歲犯了錯誤之后具體責任承擔、賠償的問題,現在點擊律霸網在線咨詢系統就能夠讓他們為你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丙等醫療事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2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辦理程序有哪些
2021-01-10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反擔保合同無效有哪些情況
2020-11-07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前夫的贍養費能作為收入證明嗎
2020-11-19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房地產開發轉讓手續應該如何辦理
2020-11-13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