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對方不諒解能緩刑嗎?
致人輕傷對方不諒解,在司法實踐中不能判緩刑。
《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十三條 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
社區矯正人員因就醫、家庭重大變故等原因,確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在七日以內的,應當報經司法所批準;超過七日的,應當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后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批準。返回居住地時,應當立即向司法所報告。社區矯正人員離開所居住市、縣(旗)不得超過一個月。
第二十五條 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并附相關證明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一個月內依法作出裁定:
(一)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二)未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司法行政機關撤銷緩刑、假釋的建議書和人民法院的裁定書同時抄送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綜合上面所說的,緩刑就是屬于暫緩執行,但對于緩刑的申請也是必須要符合條件,如果當事人得不到對方的原諒那么對于申請緩刑來說是很困難的事情,但不一定完全是沒有可能的,所以,對于當事人在做錯事情之后就要積極的承擔自己的錯誤,而且賠償對方的所有損失,這樣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權益。
緩刑期間犯新罪該怎么辦
判刑三年緩刑四年是什么意思
取保候審后判緩刑的機率多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殘廢等級
2020-12-14征地補償規定有哪些呢
2020-12-08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24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合理期待原則在保險合同中如何運用
2021-03-05住改非和普通住宅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農村征地拆遷時,各級政府的只能是什么
2020-12-16什么是拆遷補償款截留
2021-02-13攀枝花市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14拆遷安置房產證的日期是怎么算的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