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開宣判多起公益訴訟案件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三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民事訴訟法第148條第1款: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刑事訴訟法第202條第1款: 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行政訴訟法第80條第1款: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二、公開審判制度
公開審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在審判活動中,除合議庭評議案件外,應當依法向社會公開的制度。公開審判制度是訴訟民上價值的體現,有利于促進和保障司法公正,增強司法裁判的公信力。
公開審判制度有三種例外情形:1、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 2、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 3、離婚案件和涉及商業秘察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 依照法律的規定,除不予公開和可以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外,一律依法公開審理,同時,不論是否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判時均一律公開進行。公開審判是相對于秘密審判而言的。公開審判取代秘密審判是訴訟制度文明進步的表現。
公開審判制度,是指法院對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和判決結果向群眾、向社會公開的制度。是指依照法律的規定,除不予公開和可以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外,一律依法公開審理,同時,不論是否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判時均一律公開進行。公開審判是相對于秘密審判而言的。公開審判取代秘密審判是訴訟制度文明進步的表現。在封建專制社會,審判多在秘密狀態下進行,審判過程不僅不公之于眾,甚至在當事人之間也相互隔離。秘密審判的不合理性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受到進步思想家的猛烈批判。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公開審判制度逐漸成為現代各國的一項重要訴訟制度。
司法機關對多起公益訴訟案件進行公開宣判,可以增強審判人員的責任感,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檢查作用,防止發生違法亂紀現象。對預防犯罪,減少犯罪,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在進行公開宣判時,應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和規范的程序要求進行處理。
刑訴法定不公開審判的情形有哪些?
民事訴訟不公開審判的案件有哪些?
公開審判原則是什么?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0-11-18行政案件被裁定超時效怎么辦
2020-11-28抵押權人在什么情況下有權提前行使抵押權?
2020-11-11行使探望權有什么原則,如何行使探望權
2020-11-29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生死戀人留下的保險糾葛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