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刑訴法一定要請見證人的條件是什么?
1、證人證言是刑事訴訟中的主要證據形式,刑事訴訟法中涉及到證人的條款較多,不能累述。總之,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2、相關規定:《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并且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3、第六十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二、刑訴法的國際原則
國家追訴原則、控審分離原則、無罪推定原則、公正審判原則、禁止強迫自證其罪原則、禁止雙重危險原則。
國家追訴原則
1.檢察官代表國家向法院提出公訴,要求法院通過審判確定被告人的刑事責任。
2.檢察官是否提起公訴,不以被害人的意志為轉移。
控審分離原則
1.刑事追訴權和裁判權分別由警察、檢察機關和法院各自獨立行使。
2.法院的審判必須在檢察機關提出合法起訴的前提下才能啟動,即不告不理。
3.法院審理和裁判的對象及范圍必須受檢察官起訴對象和范圍的限制,不得審理未經起訴的被告人和行為。
無罪推定原則
任何人在未經法院依法確定為有罪之前,在法律上應該被推定或假定為無罪。
公正審判原則
審判程序應該使那些可能受裁判結果不利影響的人有效參與到裁判制作過程。
禁止強迫自證其罪原則
1.任何提供言詞證據的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證人),對于那些可能使本人陷入不利境地的問題,都有拒絕回答的權利。
2.提供言詞證據的人在自愿情況下作出的不利于己的證言,可以采納為證據。
3.為避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受強迫的情況下作出有罪供述,法律必須賦予其一系列的權利。
禁止雙重危險原則
任何人不得因同一行為而受到兩次以上的刑事訴訟、審判和科刑。
在我國刑訴法一定要請見證人的條件是證人證詞必須要經過被害人、被告人雙方質證后才能作為法律證據,后期才可作為定案的依據。另外還有規定,對于知道案情情況的人員,都可以作為證人,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證人,都有這個義務。刑訴法的國際原則也是全球通用的。
刑訴法定不公開審判的情形有哪些?
刑訴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對回避如何規定?
刑訴法的近親屬是哪些?有什么權利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連帶責任多久可以撤銷
2021-03-08認繳出資能否質押
2020-12-12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醉酒駕駛有案底嗎
2021-01-22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在商場受傷怎么辦,都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31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產假結束可以辭退嗎
2021-03-03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