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從無刑訴法原則是什么意思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7-14 · 1074人看過

在每個刑事案件的審判過程當中,需要有明確的證據指向犯罪嫌疑人才能確定其犯罪的事實情況,只要存在一點店的一點,法院就不能成立其犯罪事實,對其判處無罪,這被稱為疑罪從無原則,那么疑罪從無刑訴法原則是什么意思?

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在《中國法學》2013年第5期發表題為《論疑罪從無》的文章,強調指出:疑罪從無的最大風險就是有可能放縱犯罪,而疑罪從有的最大惡果就是有可能出現冤假錯案。兩害相權取其輕,寧可錯放,也不可錯判。

司法實踐中堅持“疑罪從無”規則,需要注意避免認識和實踐上的兩個誤區。一個誤區是在認識上將“疑罪從無”等同于“放縱犯罪”,不敢或者不愿堅持“疑罪從無”規則。另一個誤區是在實踐中錯誤適用“疑罪從無”規則,只要有疑點就不敢下判。

首先在認識上應當明確,堅持“疑罪從無”,是避免冤假錯案的重要保障。

“疑罪從無”不等于“放縱犯罪”,在我國現有刑事訴訟制度下放縱犯罪風險在可控范圍內。否定“疑罪從無”規則,實際上是搞“有罪推定”,與法治精神不符,也極易導致冤假錯案發生。

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是刑事訴訟的重要任務。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偵查階段要基于線索和證據材料從嫌疑對象群體中鎖定犯罪嫌疑人,審查起訴階段要基于證據材料確定能否將犯罪嫌疑人認定為被告人,審判階段則要綜合全案證據確定能否將被告人認定為犯罪行為人。可見,從偵查到審判的進程,是從嫌疑對象群體中鎖定被告人、進而認定被告人是否是犯罪行為人的篩選和同一認定過程。因此,審判階段基于在案證據不能認定犯罪行為系被告人所實施,也就是所謂的“疑罪”,存在兩種可能性:一是從客觀真實的角度看,偵查和審查起訴階段篩選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過程存在偏差或者錯誤,即被告人實際上并非犯罪行為人;二是從法律真實的角度看,偵查和審查起訴階段收集的證據材料未能達到法律規定的證明標準,盡管可以認定被告人有重大犯罪嫌疑,但無法對被告人與犯罪行為人作出同一認定,依法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具體到司法個案,“疑罪”的上述兩種可能性是并存的,而且在法律層面體現為定罪證據不足,事實真偽不明。

從案件處理結果看,“疑罪”或者從無或者從有。

“疑罪”從有或者從輕處理,都可能會導致冤假錯案,而這與刑事訴訟法“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重要任務背道而馳,應當予以摒棄。“疑罪從無”雖然可能導致一些事實上的有罪者未能被定罪,但我國刑事訴訟并不實行“一事不再理”原則,法院因證據不足宣告被告人無罪后,偵查機關仍需繼續進行案件調查,如果經調查發現被無罪釋放的被告人并非犯罪行為人,就需要重新尋找犯罪嫌疑人;如果經深入調查、繼續收集相應的證據材料后,認為被無罪釋放的被告人是犯罪行為人,也可以依法重新提起指控,所以說放縱犯罪的風險可控。因此,要深刻認識“疑罪從無”在防范冤假錯案、確保司法公正方面的重要功能,不能片面地將之等同于“放縱犯罪”。

司法實踐中堅持“疑罪從無”規則,還要防止走向另一個極端,即“只要有疑點就不敢下判”。這就要求對“疑罪”和“合理懷疑”有理性的認識。案件的事實、證據存在疑點,并不等于就是“疑罪”。

“疑罪”是指定罪證據不足的情形,即全案證據不能排除被告人的犯罪嫌疑,又不足以認定被告人就是犯罪行為人。

如果案件定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僅是量刑證據存疑,不屬于此處所探討的“疑罪”。如果案件中個別定罪證據在收集方式、程序上存在瑕疵,經補正或者合理解釋后可以采用的,或者即使不采用特定的瑕疵證據,其他證據亦足以認定被告人有罪的,也不屬于此處所探討的“疑罪”。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偵查取證手段極大地提高了刑事訴訟領域查明事實真相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指紋鑒定、DNA鑒定等鑒定技術使得基于物證等客觀證據對行為人的同一認定成為現實,提高了事實認定的精度和準度。但也導致一些人對客觀證據尤其是同一認定證據產生了過度依賴。由于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并非每個案件都存在可供同一認定的客觀證據。一些案件雖然缺乏目擊證人證言等直接證據,也缺乏可供同一認定的客觀證據,但全案證據能夠形成完整的證明鏈條,得出結論是唯一的,足以排除合理懷疑地認定被告人就是犯罪行為人,也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因此,要重視對證據的分析,不能說案件中不存在直接證據或者缺乏可供同一認定的客觀證據,就簡單地認為是“疑罪”。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實踐中需要嚴格區分瑕疵證據與非法證據。

對于非法證據,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這是程序法治原則的根本要求。不能在認定某個證據是非法證據后,仍然將之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如果依法排除非法證據后,其他證據未能達到“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準,無法認定被告人就是犯罪行為人,就應當堅持“疑罪從無”規則,依法宣告被告人無罪。

此外,需要準確把握“合理懷疑”的認定。

修改后刑事訴訟法將“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作為“證據確實、充分”的必要條件。對所認定事實存在“合理懷疑”是“疑罪”的表征。“排除合理懷疑”是英美法的證明標準,很難量化表示,但為了便于操作,美國《陪審團指示樣本》對之作出了解釋:“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能夠使人堅定地確信被告人有罪。在刑事案件中,法律并不要求證明能夠排除任何可能的懷疑。如果針對特定的犯罪或被提起指控的犯罪,基于對證據的理解,你能夠堅定地確信被告人有罪,那么,就應當認定被告有罪。另一方面,如果你認為存在著被告人事實上無罪的現實的可能性時,你就應當因為存在上述懷疑而認定被告人無罪。”可見,“合理懷疑”并非憑空的猜測或推斷,而是關注“被告人事實上無罪的現實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通過上文的簡單介紹,我們了解到疑罪從無刑訴法原則是什么意思,刑事案件不管是在偵查階段,還是在審查起訴的階段,或者是審判的階段,所有的司法工作人員都要貫徹疑罪從無原則,否則的話會對被告人的利益造成損害。


繼承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醫療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

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燕

李燕

執業證號:

14420201811023199

廣東坦興律師事務所

簡介:

中山大學法學 人力資源管理師 厚大法考珠海分校特約講師 ? ? ? ?多年人力資源管理、培訓從業經驗,因自購房屋遭遇再次抵押,決定親自處理,劍走偏鋒,以刑促民,歷經一年多,順利贏取官司,后繼續尾款被訴,一審二審再審又折騰三年有余,感人心之亂,法律之與生活息息相關,遂決定回歸法律,并主研房產、婚姻繼承等糾紛。 ? ? ?先后辦理多起商品房預約合同預售合同糾紛、房屋買賣糾紛、房屋居間糾紛......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燕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永久免费a∨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 | 成人动漫在线观看免费|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动漫美女人物被黄漫小说|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黄色大片免费网站| 最好看的2019中文无字幕|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欧美大黑bbb| 男男gay做爽爽的视频免费| 小天使抬起臀嗯啊h高| 午夜老司机福利| 一级成人理伦片| 男男黄GAY片免费网站WWW| 天海翼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推荐天天看天天爽| 波多野结衣紧身裙女教师| 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日本免费高清一本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a一级爱做片免费| 色碰人色碰人视频| 骚视频在线观看| 公交车上被弄进走不动| 日本漫画全彩口工漫画绅士| 1000部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美女扒开尿囗给男生桶爽|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