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民事訴訟一樣,刑事訴訟程序也分為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法院采取簡易程序的,通常在三個月內審理完結。當然,簡易程序也是有條件要求的。我國的刑訴法中專門有一個小節介紹簡易程序,其中就包括第213條。那么,刑訴法213條具體內容是什么?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編給出的這篇文章。
一、刑訴法213條具體內容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三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不受本章第一節關于送達期限、訊問被告人、詢問證人、鑒定人、出示證據、法庭辯論程序規定的限制。但在判決宣告前應當聽取被告人的最后陳述意見。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判:
1、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
2、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的;
3、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的。
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建議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
二、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簡易程序?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簡易程序:
1、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2、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3、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認罪或者對適用簡易程序有異議的;
4、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
三、哪些情況可以將簡易程序變更為普通程序?
刑訴法第179條和《意見》第十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中止審理,然后再按照普通程序重新審理。這種情形一般包括以下幾種:
1、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
2、被告人應當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的;
3、被告人當庭對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予以否認;
4、事實不清或證據不足的。
5、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情形。
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三日內將全案卷宗和證據材料退回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收到上述材料后五日內按照普通程序審理公訴案件的法定要求,向移送有關材料。而不應在不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時,就臨時拉二個人組庭,未重新開庭就評議甚至作出判決。
綜上所述,根據刑訴法213條規定,采用簡易程序審理刑事案件的,不受送達期限、詢問被告人等限制。但是法院在做出判決之前,必須要聽取被告人的最后陳述。一般來說,只有案件事實清楚、被告人承認犯罪事實的,法院才可以采取簡易程序。當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不適用簡易程序時,可以將其轉為普通程序。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刑事訴訟證據規則有哪些?
刑事訴訟立案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右手食指一節截止了怎么賠償
2021-01-31哪些人是被扶養人
2020-12-30離婚不給撫養費
2021-02-26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校方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是什么
2021-03-22個人承包合同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