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擊社會不特定公眾的犯罪熱情,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了相關的刑事法律規范,這些法規的制定使人們的權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從法律條文上理解,不同的具體的條文所規定的內容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的,今天律霸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刑訴法第75條對超期強制措施的處理的規定。
一、刑訴法第75條對超期強制措施的處理的規定
第七十五條 【超期強制措施的處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被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條文注釋:
本條規定了對超期強制措施的處理。
針對司法實踐中存在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被羈押的問題,為更好地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利,法律賦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委托的人有要求司法機關變更強制措施的權利。根據本條規定,對于公檢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都有權要求解除。司法機關經審查確認超期的,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應當予以釋放。如果需要繼續查證、審理,可以變逮捕為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對于取保候審超過十二個月或者監視居住超過六個月的,應當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傳喚超過十二小時的,也應立即停止。
二、解除強制措施的條件
刑事強制措施是國家為了保障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而授權刑事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
強制措施的解除,是指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后,因發生了法定事由,沒有必要繼續適用強制措施而決定予以撤銷的訴訟行為。
一般情況下,解除強制措施都是因為強制措施的時間超過了法定期限或者,或者發現了有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的不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或者案件已經辦結的,應當解除強制措施。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是為了使公民的權益得到保障,防止司法機關或者其工作人員無期限的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等,若厲害關系人發現司法機關已經超期采取強制性措施的,可以按照既定法律的規定,得到國家賠償。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糾紛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2-01侵害名譽權的構成要件
2021-03-23新修訂的商標法主要修改了哪些內容
2021-02-10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果園經營管理承包合同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