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還未取得產權或完全產權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21條: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決房屋所有權的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當事人就前款規定的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權后,有爭議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⒉一方在婚前已取得完全產權的
房屋產權應歸一方。即使婚后用共同財產支付部分購房款,只是在這種情況下,另一房有權就這部分支付的購房款要求分割或獲得補償。
⒊雙方婚后出自取得的房產
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⒋一方婚前支付了全部房款,并取得產權證的
應屬一方財產。
⒌一方婚前支付了部分房款并取得了產權證,婚后繼續還款
婚后還款如屬共同財產,應進行部分分割或補償。
⒍一方婚前支付部分房款,婚后取得產權證,婚后繼續還款
其實就是產權證的取得與房屋權屬有無關系的問題,目前法院存在兩種判例。
⒎婚前雙方出資,但婚前辦理產權證只有一方名字的房屋
證明出資,獲得補償。
⒏父母參與購房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關于子女購房父母出資的問題,父母為子女結婚所給付的購房出資,是否均構成對子女的贈與,當事人婚后,父母為雙方購房出資,產證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是否可認定父母的購房出資是明確表示為向夫妻一方的贈與的問題,從《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2條的規定,父母為子女結婚購房的出資,應當認定為贈與。條文中的應當認定,是在父母實際出資時,其具體意思表示不明的情形下,從社會常理出發,推定為贈與。
上文可以看出,常見的財產分割糾紛都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但是只有一方付了錢的,還有一種就是父母參與買房的,這兩種是比較常見的,當然上面還有六種是屬于比較常見的。除了這個問題,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前來咨詢律霸網的其他律師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0-11-25涉外離婚必須去中院起訴嗎
2020-12-14應收賬款質押是否可以對抗優先受償權
2021-03-21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沒有責任認定書保險會賠嗎
2021-03-17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購買旅游意外傷害保險警惕四誤區
2020-11-15產險索賠指南
2021-03-26在征地拆遷中,什么時候應該進行聽證程序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