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卡詐騙15000元會不會被判刑
信用卡欠款15000元,并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是達到刑事立案條件的,有可能會判刑的。
二、什么是信用卡詐騙
信用卡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信用卡管理法規,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偽造的、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惡意透支的方法進行詐騙活動。信用卡在該罪中是犯罪工具,而不是犯罪對象。?因此,信用卡詐騙罪,簡言之就是利用信用卡體現的信用所實施的詐騙犯罪活動。
根據刑法第196條規定,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信用卡,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信用卡詐騙罪是詐騙犯罪的一種,該罪和詐騙罪之間是特別法和一般法的關系,如果行為人以信用卡作為犯罪工具進行詐騙活動的,按照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以本罪定罪處罰。
三、信用卡詐騙罪立案標準
1、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五十四條[信用卡詐騙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
(2)惡意透支,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本條規定的“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的。
惡意透支,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五條[有價證券詐騙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條)]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七、根據《決定》第十四條規定,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行為人實施《決定》第十四條第一款(一)、(二)、(三)項規定的行為,詐騙數額在5千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或者明知無力償還,透支數額超過信用卡準許透支的數額較大,逃避追查,或者自收到發卡銀行催收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仍不歸還的行為。惡意透支5千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惡意透支5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惡意透支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持卡人在銀行交納保證金的,其惡意透支數額以超出保證金的數額計算。
(九)對于多次進行詐騙,并以后次詐騙財物歸還前次詐騙財物,在計算詐騙數額時,應當將案發前已經歸還的數額扣除,按實際未歸還的數額認定,量刑時可將多次行騙的數額作為從重情節予以考慮。
(十)行為人進行詐騙犯罪活動,案發后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孳息,如果權屬明確的,應當發還給被害人;如果權屬不明確的,可按被害人被騙款物占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孳息總額的比例發還被害人;如果能夠確定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孳息不屬于已查明的被害人所有,但又無法發還未查明被害人的,應當依法上繳國庫。
(十一)行為人將詐騙財物已用于歸還個人欠款、貨款或者其他經濟活動的,如果對方明知是詐騙財物而收取,屬惡意取得,應當一律予以追繳;如確屬善意取得,則不再追繳。
(十二)本解釋中使用的貨幣數額是指人民幣的數額。審理具體案件涉及外幣的,應當依照案發當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外匯牌價折算成人民幣。
(十三)本解釋所稱“以上”包括本數在內。
(十四)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信用卡詐騙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經過梳理發現,如題所說信用卡詐騙15000元,如果是惡意透支,也是有可能被認定為信用卡詐騙罪的。信用卡詐騙罪主要是適用于心懷不軌的犯罪分子。如果您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郭煒律師,法學學士、工商管理學士,是廣東洋三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廣東洋三律師事務所是廣東省中山市第一批改制成立的合伙制律師事務所,因出色的業績被中國政法大學定點為“教學實踐基地”。郭煒律師從事法律職業多年,通過多年從事法律學習和實踐,始終恪守法律底線,勤勉盡責地處理每一個案件,為當事人提供最專業的法律服務。 擅長領域主要包括常年法律顧問(協助企業處理日常法律事務以及訴訟事務),商事訴訟業務(民商事領域的爭議解決與訴訟、公司勞動人事、交通事故等)及刑事辯護。 如需要委托代理,聯系電話、微信:13326980486。地址:廣東省中山市東區東裕路26號洋三律師大廈
戶口在娘家的外嫁女是空掛戶嗎,能獲得土地補償嗎
2021-01-30小車與自行車相撞,自行車受傷了誰的責任
2021-02-05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房產拍賣中哪些你不知道的條件
2021-02-25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建筑施工噪聲管理有哪些規定
2021-03-20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企業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