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房的途徑有多少種
第一種是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可以退房;
第二種是當事人經過工商、消費者協會等職能部門主持調解,達成退房協議的;
第三種是依據法定規定構成根本違約情況的可以退房。
相關法律知識:
《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六條商品房預售實行預售許可制度。
商品房預售條件及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辦理程序,按照《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和《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七條商品房現售,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現售商品房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具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和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證書;
(二)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或者使用土地的批準文件;
(三)持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
(四)已通過竣工驗收;
(五)拆遷安置已經落實;
(六)供水、供電、供熱、燃氣、通訊等配套基礎設施具備交付使用條件,其他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具備交付使用條件或者已確定施工進度和交付日期;
(七)物業管理方案已經落實。
第八條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商品房現售前將房地產開發項目手冊及符合商品房現售條件的有關證明文件報送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備案。
第九條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設有抵押權的商品房,其抵押權的處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城市房地產抵押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條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在未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前,將作為合同標的物的商品房再行銷售給他人。
第十一條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采取返本銷售或者變相返本銷售的方式銷售商品房。
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采取售后包租或者變相售后包租的方式銷售未竣工商品房。
第十二條商品住宅按套銷售,不得分割拆零銷售。
第十三條商品房銷售時,房地產開發企業選聘了物業管理企業的,買受人應當在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與房地產開發企業選聘的物業管理企業訂立有關物業管理的協議。
二、退房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退房可能牽扯的問題,一是消費者要解除什么合同;二是解除這些合同過程中的先后順序。如果消費者提出的退房要求被開發商接受,那么有兩個合同需要解除,一是消費者與開發商的買賣合同,二是消費者與銀行的借款合同。
房屋買賣合同的解除,意味著雙方財產的返還或權利的恢復,對于已經入住的消費者來說,需要將已經占有的住宅交還給開發商,對于還沒有入住的消費者來說,則需要放棄占有即將入住的住宅;開發商則不能再根據合同要求消費者支付房款,對于已經收取的部分要退還給消費者;解除合同履行完畢后,雙方的財產狀態將恢復到簽訂合同前的狀態,買賣合同的解除與履行無須其他人的協助,雙方自己即可以完成。
借款合同的解除,表明消費者將一次性歸還從銀行的借款,然后不再支付任何本金和利息,無須承擔任何還款的義務。這個合同的解除與買賣合同不一樣,它需要在除了銀行與消費者之外的第三方、也就是開發商的協助下才能完成。因為消費者雖然從銀行取得了借款,但并不直接占有這部分借款,銀行借款通過轉帳的形式由開發商取得;如果要歸還借款,必須由開發商向銀行歸還已經占有的借款,才可以實現歸還借款的目的;銀行只有收到開發商以消費者名義還來的借款后,才能認為消費者已經履行了全部還款義務,雙方的借款合同才能真正的解除;因此借款合同的解除與履行需要第三方協助才能完成。
因為有三方當事人,而且有兩個合同,由于在空間操作上無法同步進行,就會出現時間上的先后順序問題;從實際行為上,我們可以設計出多種可能的選擇方案,目前較為普遍的有以下幾種,分別描述:
第一、消費者先與開發商解除買賣合同,然后取回首付款,再與銀行解除借款合同,然后由開發商歸還銀行借款。
第二、消費者先與開發商解除買賣合同,然后再與銀行解除借款合同,然后取回首付款,最后由開發商歸還銀行借款。
第三、消費者先與開發商解除買賣合同,然后由開發商歸還銀行借款,再與銀行解除借款合同,最后取得首付款。
這三種過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消費者首先要與開發商解除買賣合同,表明消費者放棄對住宅行使占有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存在一種風險:一旦解除合同后,即不能再度占有住宅,如果開發商不能按時歸還銀行借款,則消費者除了喪失房屋權利外,仍然需要承擔向銀行還款的義務,即所謂“錢房兩空”;如果開發商在此期間出現破產,則消費者損失更為巨大:不僅住宅(僅指沒有取得產權證的)可能會作破產財產被拍賣,而且已經支付的首付款無法取得,同時還要支付15年到20年的銀行借款。
為了使消費者最大限地免除上述風險,在開發商不會破產的前提下,我們認為在實際操作時可以通過以下程序:
第一、消費者首先與開發商簽訂一個補充協議,這是一個附條件的關于解除買賣合同的補充協議。
第二、消費者再與銀行簽訂一個補充協議,也是一個附條件的解除借款合同的補充協議。
第三、開發商歸還銀行借款,消費者與銀行簽訂的協議中確定的條件出現,消費者與銀行的借款合同解除。
第四、開發商歸還消費者的首付款,并協助辦理消費者退房的各種相關手續。
第五、第三、第四個行為履行完畢后,第一步雙方簽訂的協議中假設的條件出現,消費者與開發商的買賣合同解除。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退房的途徑有多少種”問題進行的解答,退房的途徑是比較多,包括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當事人經過工商、消費者協會等職能部門主持調解、依據法定規定構成根本違約情況退房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憲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7境外上市流程怎么走
2021-01-22股權轉讓未登記是否影響行使股權
2021-01-05轉讓專利權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13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交通事故調解書范本
2021-02-23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4歲寶寶在超市跌倒了誰的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18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2021-02-05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保險合同何時成立和生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