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執行期限是多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對申請執行的期限作了一般性的規定,即“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審限為3個月,3個月內必須結案,不能延長審限。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同時,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也存在以下特殊情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八十三條、第八十四條,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申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的期限為1年,申請人是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180日。
根據《解釋》第八十八條,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根據《解釋》第九十條,行政機關根據法律的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作出裁決后,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在申請執行的期限內未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或者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在90日內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判決生效后,由于申請人或者被申請執行人的不同,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也不同,這里分兩種情況:
1、請人或者被申請執行人,只要有一方是自然人(即個人)的,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應在判決書生效后的一年內到法院立案申請強制執行。
2、請人和被申請執行人雙方都是單位的,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應在6個月的時間內到法院立案申請強制執行。
無論何種情況,超過法定期限后,法院將不予保護,也就是不能對被申請執行人進行強制執行。
綜上可知,當事人在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時候,法律規定的期限為兩年,同時這個期限適用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即可以中止、中斷。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讓專業律師幫助你解答疑惑。
民事執行法律法規有哪些
民事執行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民事執行程序中檢察監督的原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管轄權異議答辯狀
2020-12-15打擊危害公共衛生罪的主體是什么
2020-12-06企業經營異常怎么消除需要多久
2021-02-09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追尾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2-13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賠償案件審理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3-10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網約車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