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國家賠償是由誰來賠償?
國家賠償費用,是指賠償義務機關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應當向賠償請求人支付的費用。賠償費用,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國家賠償,又稱國家侵權損害賠償,是由國家對于行使公權利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承擔賠償責任的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于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根據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決定》修正。該法第2條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二、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相關規定
第三條 國家賠償費用由各級人民政府按照財政管理體制分級負擔。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一定數額的國家賠償費用,列入本級年度財政預算。當年需要支付的國家賠償費用超過本級年度財政預算安排的,應當按照規定及時安排資金。
第四條 國家賠償費用由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統一管理。
國家賠償費用的管理應當依法接受監督。
三、國家賠償費用的來源
1、國家賠償費用由各級財政機關負責管理。當年實際支付國家賠償費用超過年度預算的部分,在本級預算預備費中解決。
2、國家賠償費用由賠償義務機關先從本單位預算經費和留歸本單位使用的資金中支付,支付后再向同級財政機關申請核撥。
3、財政機關審核行政賠償的賠償義務機關的申請時,發現該賠償義務機關因故意或者有重大過失造成國家賠償的,或者超出國家賠償法規定的范圍和標準賠償的,可以提請本級政府責令該賠償義務機關自行承擔部分或者全部國家賠償費用。
4、各級財政機關應當加強對國家賠償費用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國家賠償費用的管理和核撥制度。
賠償請求人要求國家賠償的,賠償義務機關、復議機關和人民法院不得向賠償請求人收取任何費用。對賠償請求人取得的賠償金不予征稅。
國家賠償的認定需要對所涉及的案件進行重新審查和判決,如果確實存在司法機關錯判或者誤差的情況,才可以進行賠償處理,相關資金是涉及到財產支出的情況,各級政府應當在年初制訂預算時考慮到國家賠償的相關費用支出情況。
國家賠償訴訟判決書中的行政賠償判決書怎么寫?
怎么申請國家賠償?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因不明能否要求侵權人賠償
2021-03-15拆遷安置房不交物業費怎么辦
2021-01-09沒有尸檢的交通事故鑒定書是否有效
2020-11-08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土地流轉后,土地補償款該歸誰
2021-03-20建筑一部分在拆遷紅線中,是否全部拆遷
2020-11-14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7宅基地被征地拆遷要怎么處理
2021-01-24法律不規定征地拆遷補償的具體數額有哪些原因
2020-11-16如何區分農村宅基地拆遷和城市房屋拆遷的不同點
2021-03-15大同市房屋征收補償方案有哪些規定
2021-03-13舊城改造拆遷的拆遷程序是什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