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國家賠償法律文書的標準是什么?
據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根據上述法律規定、統計數據及人社部提供的日平均工資的計算公式,對屬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國家賠償案件,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確定新的日賠償標準為315.94元。
另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刑事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各級人民檢察院自2019年5月15日起執行該日賠償標準。
二、與民事賠償區別
國家賠償是從民事賠償發展而來的,因此兩者有許多共通之處。但是,國家賠償是獨立于民事賠償的自成體系的法律制度,兩者的區別可概括為:
1.賠償發生的原因不同。國家賠償由國家侵權行為引起;而民事賠償由民事侵權行為引起。(《民法通則》規定的公務侵權與國家公權力的行使有關,公務侵權的民事責任實際適用《國家賠償法》的規定。)
2.賠償主體不同。國家賠償的主體是抽象的國家,具體的賠償義務由國家賠償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履行。賠償主體與賠償義務人相互分離。而民事賠償的主體通常是具體的民事違法行為人,賠償主體與賠償義務人相一致。
3.賠償的歸責原則不同。國家賠償的歸責原則是違法原則,而民事賠償的歸責原則體系由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構成。
4.賠償程序不同。國家賠償的程序較民事賠償更為復雜,其區別在于:首先,在提起國家賠償訴訟之前,除在行政訴訟中一并提起賠償外,請求人應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即實行賠償義務機關決定前置原則,不經該決定程序,法院不予受理,而在民事賠償程序中,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賠償請求,無須經過前置程序。其次,證據規則不同。國家賠償一般實行“初步證明”規則,即賠償請求人首先要證明損害已經發生,并且該損害是由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所引起,繼而,證明責任轉移到被告,而在民事賠償訴訟程序中則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證據規則。
如果國家機關以及管理人員在實行權利時給公民造成的損害以及其他的危害的情況后,受害人也是可以依法索要國家賠償費用的,國家賠償一般包括行政賠償、刑事賠償等,受害人在申請國家補償時也是可以在損害發生之前索要,同時也可以在損害行為發生之后進行。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超期羈押國家賠償標準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房貸款辦不成違約怎么辦
2021-03-22租房合同沒生效前毀約怎么辦
2020-11-21房地產開發法律顧問合同
2021-02-02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19如果盜竊的物品是假貨還是犯罪嗎
2020-12-18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2-19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實習協議期是多久
2021-03-18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