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棄罪和故意殺人罪如何區分
1、犯罪主觀方面不同。從主觀故意上講,遺棄罪是履行扶養義務的行為人企圖通過遺棄達到逃避或向他人轉嫁由自己承擔的扶養義務的目的;故意殺人罪的主觀故意則是剝奪他人的生命。因此,如果行為人企圖通過遺棄達到向他人轉嫁本由自己承擔的扶養義務的目的,則其行為構成遺棄罪;如果行為人企圖以不履行扶養義務的行為方式達到殺害嬰兒或神智不清、行動不便的老人的目的,則其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2、客觀要件不同。遺棄罪在客觀方面一般是將被害人遺棄于能夠獲得救助的場所,如他人家門口、車站、碼頭、街口等。故意殺人罪在客觀方面則是將嬰兒或行動困難的老人放置于不能獲得救助的地方,例如,將嬰兒遺棄在深山溝內;將神志不清、行動困難的老人遺棄在野獸出沒、人跡罕至的荒野,等等。
3、遺棄罪與故意殺人罪的性質與危害程度相差較大,在通常情況下容易區別,但遺棄罪與故意殺害家庭成員的犯罪有時也難以區分。
4、從司法實踐來看,主要是行為人將嬰兒或沒有任何獨立生活能力的老人不予任何扶養甚至移置于室外的案件,難以區分是遺棄罪還是故意殺人罪。
5、在這些案件中,行為人均負有扶養義務,而拒不履行扶養義務的行為,既可能構成遺棄罪,也可能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在這種情況下,應重點考察生命所面臨的危險是否緊迫,生命對作為義務的依賴程度,行為人履行義務的難易程度,行為是否會立即導致他人死亡等因素,判斷成立遺棄罪還是故意殺人罪。
就主觀方面而言,遺棄罪的行為人并不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只是對被害人生命、身體的危險持希望或者放任態度;而故意殺人罪的行為人則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
例如,行為人將嬰兒置于行人較多的場所或者國家機關門前的,只能認定為遺棄罪。反之,如果行為人將嬰兒置于沒有行人的場所,將行動艱難的老人帶往懸崖邊上扔下不管的,則應認定為故意殺人罪。
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條?【遺棄罪】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就是關于“遺棄罪和故意殺人罪如何區分”問題的解答,還有問題想要了解的可以到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合同糾紛案需要提供什么證據
2020-12-22投訴法院去哪個部門投訴
2021-02-01因為合并公司注銷怎么處理
2020-12-03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如何取得商標專有權
2020-11-12值得參考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1-09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公司是否有權收回股權贈與
2020-11-09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老公有外遇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0-11-19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