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知情的情況下走私自首能判多少年?
走私普通貨物罪是故意犯罪,本人確實不知情的不認為是犯罪,但如果存在重大過失,要予以行政處罰。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走私貨物罪的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過失不構成本罪。刑法要求走私貨物、物品數額較大,即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5萬元以上的,才以本罪論處。應繳稅額”,是指進出口貨物、物品應當繳納的進出口關稅和進口環節海關代征稅的稅額。走私貨物、物品所偷逃的應繳稅額,應當以走私行為案發時所適用的稅則、稅率、匯率和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計算,并以海關出具的證明為準。
劃清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與一般走私行為的界限。兩者區別的關鍵是走私普通貨物、物品偷逃應繳關稅稅款額是否達到法定的5萬元以上,未達5萬元的按一般走私行為處理,5萬元以上的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二、走私貨物和偷稅罪的區別有哪些?
二者存在如下區別:
1、犯罪主體不同。偷稅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只有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能構成;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2、犯罪的客體不同。偷稅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稅收秩序;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侵犯的是國家對外貿易管理秩序和國家稅收秩序。雖然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中也破壞國家稅收秩序,但它主要還是破壞對外進出口貿易秩序,而很少破壞國內經濟貿易秩序。
3、違反的法規不同。偷稅罪表現為違反稅收法規,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違反的是海關法規。
綜上所述,走私貨物違反法律規定,這種犯罪很多都是團伙犯罪,如果當事人對此并不知情,去公安機關自首,這種情況不應當認定犯罪,屬于過失。檢察院經過審查不予起訴,免于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對于知情走私犯罪的,自首后法院會考慮從輕處罰。
自首司法解釋有哪些?
投案自首是法定減輕情節嗎
累犯自首可以輕判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報案立案條件
2021-01-31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如何規定
2021-01-03涉外結婚必須公證嗎
2021-02-10關于抵押期限是否影響擔保物權
2021-02-25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