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進行準備嗎?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進行準備,犯罪預備的認定標準是: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2、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定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二、從輕處罰的情形
1、應當從輕處罰的情形有: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
(2)對于從犯,應當從輕處罰。
(3)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過失犯罪的。
(4)緊急避險或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6)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可以從輕處罰的情形有:
(1)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3)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4)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處罰
(5)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處罰
(6)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處罰
(7)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處罰
(8)犯罪嫌疑人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
(9)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處罰。
相較于其他比較拗口的法律詞匯,相信大多數人都能理解了犯罪預備的含義,另外,司法部門或者說是社會生活當中的其他普通民眾如果能夠在犯罪預備階段就提前揭發犯罪嫌疑人的話,對于社會和可能會產生的受害者來說都是有意的。
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1強制性標準具體包括哪些標準
2020-12-17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公示催告的申請費由誰承擔
2021-03-18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