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綁架罪犯罪中止是否會減輕處罰?
綁架罪犯罪中止一般都會減輕處罰的,《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犯罪中止具有以下特征:
(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
(二)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
(三)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之外。
(四)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二、綁架罪立案標準
根據刑法第239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1)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
(2)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
(3)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綁架罪是行為犯,行為人只要實施了上述三種情形之一的行為,就應當立案偵查。
三、綁架罪量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的規定:
(1)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2)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四、免于處罰的情形
(1)預備犯;
(2)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3)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4)有重大立功表現;
(5)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
(6)非法種植罌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獲前自動鏟除的;
(7)貪污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在提起公訴前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真誠悔罪、積極退贓,避免、減少損害結果的發生的;
(8)介紹賄賂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介紹賄賂行為的;
(9)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我國刑法應當負刑事責任,并且在外國已經受到刑罰處罰的。
法律除了懲戒之外,更關鍵是要通過處罰讓當事人接受教育改造,能夠重新樹立最基本的是非觀念。如果能夠在造成危害結果之前中止犯罪,這要比司法機關對其進行懲罰更加難能可貴。不過,犯罪中止必須是由犯罪嫌疑人自己主動實施的。
綁架罪與敲詐勒索罪的區別是什么
綁架罪的行為方式有哪些
綁架罪結果加重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包括哪些
2020-11-12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有期限嗎
2021-03-04何為商業銀行的合并,商業銀行的合并會產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03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0-12-16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