誣告陷害罪與報復陷害罪都表現為陷害他人,主要區別是: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權利。
2、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對象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與舉報人。
3、主體不同:前者是一般主體;后者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4、行為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后者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進行報復陷害。
5、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是一般報復的目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了報復陷害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利用職權、捏造犯罪事實,并向有關機關告發的,完全符合誣告陷害罪的特征,應定誣告陷害罪,不定報復陷害罪。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為人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則不構成誣告陷害罪。
什么是誣告陷害罪
1、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
首先,必須捏造犯罪事實,即無中生有、栽贓陷害、借題發揮把杜撰的或他人的犯罪事實強加于被害人。所捏造的犯罪事實,只要足以引起司法機關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責任即可,并不要求捏造詳細情節與證據。
其次,必須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機關的追究活動,告發方式多種多樣,如口頭的、書面的、署名的、匿名的、直接的、間接的等等。如果只捏造犯罪事實,既不告發,也不采取其他方法引起司法機關追究的,則不構成本罪。
再次,必須有特定的對象。如果沒有特定對象,就不可能導致司法機關追究某人的刑事責任,因而不會侵犯他人的人身權利。當然,特定對象并不要求行為人點名道姓,只要告發的內容足以使司法機關確認對象是誰就構成誣告陷害罪。至于被誣陷的對象是遵紀守法的公民,還是正在服刑的犯人,以及是否因被誣告而受到刑事處分,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誣陷沒有達到法定年齡或者沒有辨認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屬于對象不能犯,仍構成誣告陷害罪。
2、誣告陷害罪的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只要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并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即可構成,但是,如果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還要從重處罰。本罪的行為人只要實施了誣告陷害他人的行為,導致被害人成為刑事偵查的對象或卷入刑事調查或刑事訴訟就構成犯罪既遂。被誣告人是否因此受到刑事處罰,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4、誣告陷害罪的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在捏造事實,一向有關機關或單位告發就會產生被告發人遭受刑事追究的危害后果,但仍決意為之,并且希望這一危害結果發生。其動機可多種多樣,但不管其動機如何,其目的都是為了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如果不具有這一目的,而僅僅是為了諸如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升遷而捏造事實誣告其有不道德甚或一般的違法行為,就不能構成本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規模小的公司可不設監事會嗎
2021-03-21入贅者對岳父母是否有贍養義務
2020-12-13代位繼承的哪些條件
2020-12-20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對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保險公司應賠付被砸日系車
2021-01-10如何確定土地轉讓協議的有效性
2020-12-09賓館遇拆遷,被拆遷人如何確定合理的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6深圳福田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的許可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