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污賄賂犯罪是社會危害性很大的一類犯罪,這類犯罪不僅使國家的財產遭受嚴重的損失,也敗壞了國家工作人員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造成極壞的社會影響。針對當前我國這類案件發案較高的情況,我國《刑法》和有關的補充規定對這類犯罪的懲處作了比較詳細的規定。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這類犯罪的情況是各不相同的,這需要我們加以辨別。
貪污罪主體與受賄罪主體的區別
我國《刑法》把貪污賄賂歸為同一類犯罪是因為這類犯罪侵犯的是同一類客體,即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和公私財產關系。但從構成貪污罪的受賄罪的主體特征來看,兩者之間的范圍是不完全相同的。
我國《刑法》第382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利用職務上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國有財物的,以貪污論。《刑法》第385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有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從上述兩法律條文的比較中就不難看出,貪污罪的主體除了國家工作人員以外,還有“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后者雖然并不具備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條件,但同樣也能成為貪污犯罪的主體。而受賄罪的主體則僅局限于國家工作人員的范圍,除此之外的人員是不能獨立構成此罪的。由此可見,貪污罪的主體范圍要比受賄罪的主體范圍大,即凡是能構成受賄犯罪的主體,都能成為貪污犯罪的主體,但貪污犯罪的主體不一定能成為受賄犯罪的主體。
也有人認為,受國家機關等國有單位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實際上屬于“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因而應以國家工作人員論。這樣,受賄罪的主體范圍與貪污罪的主體范圍就沒有什么不同了。其實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按照上述觀點,受委托從事國有財產經營管理的人員就屬于《刑法》第93條第2款規定的應當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的人員,那么《刑法》第382條第2款關于這類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國有財物以貪污論的專門規定就顯得多此一舉了。顯然,《刑法》第382條第2款的規定表明,“受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物的人員”并不包括在國家工作人員范圍之內。
(4)依屬性。即公務行為是國家機關或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國有單位的工作人員所進行的管理活動。非國有單位的工作人員從事《刑法》第93條所規定的公務活動,必須要受國家機關或國有單位的委派。
?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罪與非罪的認定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有關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能取出公司里的錢嗎
2021-02-18以公司名義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2021-02-26如何認定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
2021-01-20未經消防驗收房屋出租合同效力應怎樣認定
2021-03-21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已經離婚了還算婚姻糾紛嗎
2020-11-09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租車公司的車沒有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銀行貸款禁止投向保險公司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