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構成輕傷能否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及民法通則等有關民事立法的原則規定,從維護人參權利和人格尊嚴的基本價值目標出發,將精神損害償的客體范圍限制在以自然人的人格權益為核心的相關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情形。精神損害與自然人人格遭受侵害的不利益狀態具有直接和密切的聯系,加之從損害賠償的價值理念及維護人格尊嚴的立法價值取向出發,一般都將精神損害的賠償范圍限定在自然人的人身權益直接遭受侵害的情形,對財產權益受到侵害發生的精神損害,原則上不得主張損害賠償救濟。
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能否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不予受理。而《解釋》中規定,自然人因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對上述規定應當如何理解?對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能否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問題,有人認為,對犯罪分子處以刑罰,就已經包括對被害人精神上的撫慰,無需再就精神上的損害給予賠償,而且,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審理精神損害賠償也是難以操作和執行;有的人認為,在法律適用方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獨立的民事訴訟只有程序的不同,不應存在實體的差別。因此,法律上應當承認原告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有權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訴訟請求。刑法作為公法,它所體現的對犯罪分子的懲罰功能和對被害人心理上一定程度的撫慰,與民法作為私法,對被害人人格利益的保護,通過經濟賠償得到撫慰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刑事處罰僅僅代表國家對于犯罪分子的懲罰和對社會關系的保護,并不能完全達到撫慰功能,應當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支持受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
精神損害賠償的主體范圍上以自然人為限,認定自然人的精神損害包括積極的精神損害即精神痛苦和肉體痛苦,也包括消極的精神損害即知覺喪失與心神喪失。精神損害賠償一定要限制在人格權和人格利益損害的場合,不能過于擴大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范圍。在財產權損害的領域,適用精神損害賠償一定要具備侵害財產的行為損害了受害人的人格利益。在合同領域,不應當適用精神損害賠償責任形式,只是在侵權行為的場合適用這樣的制度。刑事訴附帶民事訴訟,不存在精神損害賠償問題。最后,對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應當依法進行,不能離開法律而擴大適用范圍。
受害人或死者近親屬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受害人因侵權致殘或死亡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7號第8條規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因此,在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達不到評殘標準的輕微損傷的受害人是不能獲得精神損害賠償的。
2、侵權人在交通事故中負全部責任或主要責任
侵權人是否需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應以其承擔何種事故責任來確定。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45條的規定,交通事故責任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四種。《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由此可見,承擔侵權民事責任是以存在過錯為適用要件的。因此,受害人或死者近親屬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也應以侵權人在交通事故中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或主要責任為界限。
如果侵權人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或主要責任,在這種情況下,侵權人就存在過錯或其過錯行為起主要作用,而受害人純屬于被侵權人。因此,受害人或死者近親屬依法可請求對方承擔事故賠償責任和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構成輕傷能不能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交通事故案件的受害者是否能申請到精神損害賠償,需要結合具體情況來定,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獲得這些賠償。關于交通事故構成輕傷請求賠償問題,建議你可以點擊在線律霸網咨詢系統直接詢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軍,大連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大連律師協會會員,遼寧北方明珠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軍律師具有經濟師、綜合統計和合同管理員的從業經驗,工作作風嚴謹,思維敏捷,知識結構多元,綜合素質強,法學理論功底深厚,經驗豐富。 王軍律師的專業領域涉及民事、刑事、商事、經濟、行政、勞動以及非訴訟業務,大連律師王軍具有在國營企業多年的工作經驗,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閱歷、多年律師執業經驗和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形成了王軍律師對案件爭議焦點和法官審理思 路準確的判斷;對客戶理解、尊重、關懷的交往技巧,練就了其對每一個當事人的耐心、細心、恒心和責任心。正是憑著這份對律師事業的執著追求,王軍律師贏得了越來越多的當事人的信任和贊譽。 王軍律師的執業格言:不輕易承諾,不隨便放棄,真誠對待身邊的每個人,認真做好眼前的每件事!
房地產股權收購稅費要怎么計算
2021-02-14公司法股東會決議效力如何規定
2021-01-28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離婚不分家的協議
2021-03-19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