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暴力的欠條是否構成搶劫罪
1、從犯罪的客體上看,暴力搶奪借條不僅危害公民人身安全,而且侵犯了刑法保護的財產關系。從犯罪對象上看,借條是一種債權憑證,可以成為搶劫的對象。通常搶劫犯在犯罪后直接掌握了對財物的控制權,犯罪對象是物權,而搶劫借條則是直接掌握了對債權憑證的控制權,間接掌握了對債權所代表的經濟利益的控制權,搶劫對象是債權。因為借條作為債權憑證,是主張權利的基本根據,所以搶劫借條具有同樣的社會危害性。在司法實踐中,搶劫存單、債券等均作為搶劫罪論處。同理,搶劫借條也構成搶劫罪。
2、從犯罪的故意上看,搶劫借條符合搶劫罪的主觀特征。本案搶劫的動機是為了逃避債務,目的實質就是為了無償占有黃-燕借給他的三萬元財產。搶劫借據得逞后,他就很有可能不再償還這筆債務。由于本案還有擔保人,被告人逃債的動機未必能夠實現,如果還有其他證據證實他們之間存在借貸關系,則逃債動機就更不可能實現。但這些都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只能作為一種量刑情節來考慮,并不影響搶劫罪的構成。就象盜竊存單后到銀行未能取出存款,但并不影響盜竊罪的構成一樣。
3、從犯罪的主體上看,搶劫借條是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搶劫,他們之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身份上有一定特殊性,但不違背搶劫主體是一般主體的規定。被告人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其行為是性質是犯罪而不是一般債務糾紛。
4、從犯罪的客觀方面講,被告人使用暴力搶奪借條構成搶劫罪。《刑法》第267條規定“攜帶兇器搶奪的”,按搶劫罪定罪處罰。本案雖然拿出兇器在搶奪之后,但由于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是搶奪得以成功的必要條件,因此構成搶劫罪。
5、毀滅借條,同時也是一種妨礙訴訟行為。借條既是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的證據,也是被告人實施犯罪的刑事證據,毀滅證據屬于妨礙訴訟行為。《民事訴訟法》第111條已經規定妨礙民事訴訟“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這種一個行為觸犯二個以上法律條文規定的競合情況,只能擇一重罪即按搶劫罪定罪處罰。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這方面知識的具體介紹,以及對于這方面的處理有時候是會構成一定的沖突,以及有時候是會形成一定的刑事犯罪,如果對于這方面還有其他任何的問題,那么隨時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顧問進行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案例
2021-02-16較大火災事故如何處罰
2021-03-22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02在外國申請離婚要什么材料
2020-11-18民法典草案中婚姻家庭篇都有哪些新規定
2020-12-16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不同債權人申請執行同一被執行人如何處理
2020-12-12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房屋抵押利息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0-11-19離婚后另立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05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