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庫移民遺留問題較多。庫區移民遺留問題集中表現為“五難”(吃水難、行路難、用電難、就醫難、上學難)、“三缺”(缺耕地、缺吃穿、缺支柱產業)和“兩差”(文化素質差、科學觀念差)、“三無”(務農無地、上班無崗和低保無份)或者“全面貧困”(收入貧困、能力貧困和社會交際貧困),形成“先進電站、落后庫區、貧困移民”的強烈反差,補償標準較低是造成遺留問題的主要根源。
2.征地補償過程中的攀比強烈。一是新老移民的比較效應:老移民往往要求享有與新移民一樣的補償和扶持政策;二是同期的移民比較效應:水電工程移民在認為自己的補償比同期其他移民低時,往往會采取極端手段要求提高補償標準;三是“公益性與經營性”用地的比較效應:水電工程常被貼上“公益性”的標簽,補償標準較低,水電工程移民常常與其他經營性項目的補償標準進行比較,并強烈要求與這些項目補償標準相同。
3.補償標準“同地不同價”問題突出。一是不同項目間同地不同價問題,由于水電工程與其他一般工程相比,在法定上的補償標準存在著天然的差距;二是同一項目跨地區不同價的問題,由于大中型水電工程規模浩大、覆蓋面廣,特別是跨地區的和跨省的水電工程,征地補償政策必須兼顧兩省的實際情況,但跨省的地價差異,往往導致雙方都難以滿意。
補償標準過低或差異誘發的群體性事件較多。 由于水電工程移民易產生貧困風險,直接威脅區域社會穩定。特別是當水電開發西移,涉及的民族構成復雜,如涉及特殊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的移民拆遷,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
4.補償標準的流域性方針導致協調性難度大。 我國水電工程建設實行“流域、梯級、綜合、滾動”方針。要求流域各梯級電站征地補償標準要具有協調性,包括流域不同時序、上下游、同公司或不同公司投資建設的水電站補償標準的協調性。流域梯級電站開發使得水電站征地由“平面”向“立體”發展,涉及的移民數量多、規模大,征地補償標準的協調難度較大。
一、產生征地補償標準問題的原因分析
1.法定征地補償標準低于經營性工程征地補償標準。2006年國務院修訂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與移民安置條例》第22條規定:“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其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其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6倍”。顯然水電工程法定征地補償標準低于其他一般工程的“30倍”征地補償標準。
2.補償政策制定滯后。作為下位法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與移民安置條例》,自1991年制定以來只有2006年修訂過一次。200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要求征地補償要做到“同地同價”,但到目前為止,國務院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實行統一年產值和綜合區片價的規定尚未出臺。多種征地補償政策制定滯后性,也是移民不滿意的重要因素。
3.行政性移民影響。主要體現在補償標準行政決策的單向性上,當由政府單方面制定的補償標準引起移民普遍不滿時,政府往往會通過修改補償合約的條款,而這種臨時性的補償標準修改非但沒有帶來法定價格條款變動,反而更增加了補償合約的不確定性。
4. “產值倍數法”缺陷。用“產值倍數法”計算補償標準,存在產值過于靜態化,未考慮種糧補貼等轉移性收入影響;產值計算以糧食作物產值為依據,未考慮經濟作物對產值的影響等缺陷,必然會影響到補償標準的提高。
二、解決相關問題的建議
其一,在法律法規上,建議國務院盡快修改完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與移民安置條例》,減少與其他一般工程建設征地補償標準差異。
其二,妥善處理移民遺留問題,減少老移民對國家和政府的依賴程度。
其三、政府應該轉變角色,減少行政單方面補償標準決策,讓移民真正參與其中,補償合約應該涉及其核心—價格條款,而不僅僅是使用條款。
其四、根據耕地產值動態增值性、糧經比例和種糧補貼等因素,對“產值倍數法”進行改進,以提高征地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套房政策認定標準
2021-01-22存量房交易的程序有哪些呢
2021-02-17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超過強制執行時效可以再次訴訟嗎
2020-12-13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定記載事項?
2020-12-26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15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有些什么
2020-12-15土地出讓需要交哪些費
2021-01-26劃撥土地須經過哪些轉讓程序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