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是否給房主和新的承租人帶來經濟損失,及經濟損失數額。不一定就是民事案件,如果房東不予追認,轉租協議無效,造成他人損失的轉租人應當賠償。
這里需要明確的是合同詐騙是屬于刑事案件,現在一般的合同糾紛,不一定就會構成刑事的案件。民事欺詐行為,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一方當事人故意以不真實情況為真實的意思表示,使對方陷于認識錯誤,從而達到發生、變更和消滅一定民事法律關系的不法行為。
它與合同詐騙罪的相同點是:兩者都發生在經濟交往活動中,都有明確當事人權利義務關系的合同存在,根據法律規定,都屬于無效經濟合同;兩者在客觀上都采用欺騙方法,包括捏造事實、歪曲事實和隱瞞事實真相等,意圖使對方陷入錯誤:兩者都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行“騙”,不存在過失問題;行為人都可能對特定的財物處于不法占有狀態,即非法占有對方按合同規定能交付的“標的物”。
兩者的區別是:首先主觀目的不同。這兩種行為故意內容不同。民事欺詐行為的當事人采取欺騙方法,旨在使相對人產生錯誤認識,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為,然后通過雙方履行該法律行為謀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實質是牟利:而合同詐騙罪雖然客觀上可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但行為人并沒有承擔約定民事義務的誠意,而是只想使對方履行那個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單方義務”,直接非法占有對方財物。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合同詐騙罪是以直接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為故意內容,而民事欺詐則是通過雙方履約來間接獲取非法財產利益。
其次是客觀方面不同。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A.在行為方式上,合同詐騙罪都是作為;而民事欺詐行為則不僅表現為作為,還有相當一部分表現為不作為。B.從欺詐的程度看,合同詐騙罪中的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已達到了一定程度,需要由刑法來調整;而民事欺詐行為雖然在客觀上也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真相,但其欺詐行為仍在一定的限度內,而仍應由民事法律來調整。C.從欺詐內容看,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實際行動;而民事欺詐行為中仍有民事內容的存在。D.從欺騙的手段看,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意圖利用經濟合同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總是千方百計的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虛假的姓名、身份、空白合同書,虛假的介紹信和授權委托書等,以騙取對方的信任使行騙得逞;而民事欺詐行為人一般無須假冒合法身份。
此外,受侵犯權利的屬性不同。合同詐騙罪侵犯的是財物所有權,作為犯罪對象的公私財物,并未充當經濟合同設定的權利、義務的體現者,始終是物權的體現者;而民事欺詐行為侵犯的則是債權,即作為侵犯對象的公私財物,是已經進入經濟合同設定的生產、流通領域的權利義務的體現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押人員能成立公司嗎
2020-12-17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遺囑可以寫進離婚協議嗎
2021-01-04房屋抵押利息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0-11-19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劃撥用地目錄》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3-16土地流轉合同書范本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