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資金罪基本證據要求
(一)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辯解
1.主體方面應掌握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工作單位、單位性質、部門、職務、職權及獲得職務、職權的具體時間等。
2.在主觀方面要訊問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動機、目的,犯意產生的時間、原因、是否有歸還的打算等;如果是共同犯罪,還應訊問犯罪預謀的過等等。
3.在犯罪客觀方面應查清:
①具體實施挪用行為的時間、金額、次數、參與人等;
②所挪用公款的來源及性質;
③挪用的具體手法;
④挪用的公款形式----現金、有價證券等以及是人民幣還是外幣;
⑤所挪用公款的去向、用途及實際挪用周期;
⑥是否有歸還本息的準備或事實;
⑦挪用公款的歸還情況;
等等。
(二).證人證言
詢問有關知情人,詢問內容應與犯罪嫌疑人供述相互印證,大致應包含:
①證人與犯罪嫌疑人的關系,是否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②犯罪嫌疑人如何利用職務便利實施犯罪行為;
③涉案款物的性質及所有權情況;
④挪用公款的時間、次數、形式、總額及挪用的手段;
⑤所挪用款物的本息歸還情況;
⑥單位帳務處理情況及挪用人的隱瞞、欺騙情況;
⑦發現犯罪行為的時間、原因等詳細情況;
⑧犯罪嫌疑人到案情況;
⑨其他與本案有關的情況。
等等。
(三)物證
應全面收集與本案有關的物證。
(四)書證
①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證明,應包含身份證、戶籍本、個人檔案登記表中的履歷表、任命書、職權證明等;
②被挪用款物單位的性質、營業執照等;
③證明公款性質的書證;
④證明公款是特定款物的書證;
⑤涉案單位相關時期的會計帳簿、憑證等會計資料;
⑥其他有關書證。
以上證據的獲取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
挪用公款罪的甄別、認定及最終量刑,在司法實踐中是較為復雜的。特別是在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各種經濟形式并存、法律法規與行政職權、命令相互矛盾、相互抵觸的現象還大量存在,甚至各個有權部門的司法解釋之間也相互矛盾,這無疑給該罪的正確認定帶來了一定困難,司法實踐中應慎之又慎,既要打擊犯罪,又要切實注意區分改革開放中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失誤,保護他們開拓創新的工作熱情,使刑法的作用得到最恰當、最公正的發揮。
相信大家從上文已經找到有關的答案了吧。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或者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車剎車失靈乘客跳車身亡,車輛掛靠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01對駁回注冊商標續展申請決定不服怎么辦
2020-11-23網絡借貸合法嗎
2021-01-02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強制執行怎么申請拘留
2021-03-24開發房地產要多少資金
2021-03-04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2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