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內(nèi)容
第一條?復制他人信用卡、將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寫入磁條介質(zhì)、芯片或者以其他方法偽造信用卡一張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規(guī)定的“偽造信用卡”,以偽造金融票證罪定罪處罰。
偽造空白信用卡十張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規(guī)定的“偽造信用卡”,以偽造金融票證罪定罪處罰。
偽造信用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
(一)偽造信用卡五張以上不滿二十五張的;
(二)偽造的信用卡內(nèi)存款余額、透支額度單獨或者合計數(shù)額在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三)偽造空白信用卡五十張以上不滿二百五十張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偽造信用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規(guī)定的“情節(jié)特別嚴重”:
(一)偽造信用卡二十五張以上的;
(二)偽造的信用卡內(nèi)存款余額、透支額度單獨或者合計數(shù)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三)偽造空白信用卡二百五十張以上的;
(四)其他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情形。
本條所稱“信用卡內(nèi)存款余額、透支額度”,以信用卡被偽造后發(fā)卡行記錄的最高存款余額、可透支額度計算。
第二條?明知是偽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運輸十張以上不滿一百張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的“數(shù)量較大”;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五張以上不滿五十張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的“數(shù)量較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規(guī)定的“數(shù)量巨大”:
(一)明知是偽造的信用卡而持有、運輸十張以上的;
(二)明知是偽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運輸一百張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五十張以上的;
(四)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十張以上的;
(五)出售、購買、為他人提供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十張以上的。
違背他人意愿,使用其居民身份證、軍官證、士兵證、港澳居民往來內(nèi)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護照等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三項規(guī)定的“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
第三條?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足以偽造可進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義進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張以上不滿五張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二款的規(guī)定,以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處罰;涉及信用卡五張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規(guī)定的“數(shù)量巨大”。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構成
1.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信用卡管理制度。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為。具體包括四種情形:
(1)明知是偽造的信用卡而持有、運輸?shù)模蛘呙髦莻卧斓目瞻仔庞每ǘ钟小⑦\輸,數(shù)量較大的;
(2)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數(shù)量較大的;
(3)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
(4)出售、購買、為他人提供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
按照法律規(guī)定,行為人只要實施上述行為之一的。就構成本罪。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單位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4.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并且一般均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若您還有什么疑惑或是關于法律的其他問題,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我們律霸網(wǎng)的律師。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變更商標流程是什么
2020-12-21傷殘評定人有哪些義務和權利呢
2021-03-13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仲裁協(xié)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離婚證據(jù)清單模板是怎樣的
2021-01-23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加班費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
2021-01-03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xù),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少兒分紅保險如何選擇最合適
2021-01-31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耕地保護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