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之前,多位朋友告知:路上發生碰撞后,如果責任劃分存在爭議,不妨自己認全責,這樣方便到保險公司索賠。當初覺得這個建議有些太過委屈,也顯得不夠公平;直到自己經歷過幾次碰撞的痛苦之后,才明白這真是經驗之談。造成這種怪相的直接原因,正是保險公司自己設定的“按責賠付”條款。在我們與保險公司簽訂的車輛損失險合同中,一般都有這樣的約定:保險公司根據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負事故責任比例來承擔賠償責任,無事故責任的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部分責任則按照所占比例進行賠償。這就是所謂的“全責全賠,無責不賠”的“按責賠付”規則。從法理上看,這符合民法原則和保險原理,但實踐中被故意曲解,直接免除了保險公司的一些義務,由此給投保人帶來許多不便和損失。例如,在保險車輛負部分責任的索賠中,任何一方的全額賠償都必須和雙方的保險公司交涉,不僅相關程序復雜,如果一方沒有投保則更是難以索賠。如果負全責的肇事方逃逸,或未投保且不愿賠償,那么此時車主就要“吃啞巴虧”了,這勢必造成“違章有責得到賠償,按章無責反而得不到賠償”的諷刺性局面。
其實,民法原理上所支持的“按責賠付”只是對最終賠償主體的設定,投保人既可以選擇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也可以選擇向肇事方請求賠償。為了避免投保人因同一損失獲得雙重補償,同時也更是為了保障投保人的權益,我國保險法明確規定了“代位追償權”。遺憾的是,由于立法上并未明確保險人是否必須接受投保人“代位追償”的請求,相關程序機制和責任劃分更是空白,實際中多數保險公司并未真正履行代位追償權。對此,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指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及保險公司完善車損險“代位追償”標準和流程等,方便事故雙方理賠。中消協也表態,將敦促更正“按責賠付”條款。
這無疑是利好消息。代位追償權的立法設定,就是賦予保險公司先行墊付賠償的義務,然后再向肇事方追償,這是現代法治社會中投保人的一項基本權利。據悉,北京保監局正與多家保險公司溝通,考慮以行業自律等方式推行“代位追償”,我以為這還不夠。保險公司“按責賠付”的格式條款,實際上是將“保險法”設定的“代位追償權”懸置了起來。這種情況下,要改變車損險中的公平性偏差,僅靠行業自律是不夠的,更應當轉變立法視角,將“代位追償”定位為投保人的一種權利,設定保險人的對應義務,在此基礎上,完善相關的程序標準和責任機制,讓投保人的權益不致落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子產品爆炸致傷能提起訴訟嗎
2021-01-09代持股份可以起訴確認股權嗎
2020-11-30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什么是遺贈扶養協議 ?
2020-11-24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機動車損失險理賠需什么材料
2021-03-14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