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二百九十二條第一款規定:“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聚眾斗毆罪,規定了四種加重情節,在實務中前三種爭議不大,難以把握的是第四種持械聚眾斗毆的情形。
如何認定持械聚眾斗毆
實務中,既有事先預謀持械,又有臨時持械;既有全部持械,又有部分持械;既有雙方持械,又有單方持械。對于各種情況,如何認定行為人是否“持械”?
筆者認為,這要運用共同犯罪的理論,貫徹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進行分析,對每一行為人認定時具體切入點是看他是否認識到自己在與他人配合持械聚眾斗毆。
如果系預謀的“持械”,聚眾斗毆的各參加人對“持械”當然具有共同的認識,并形成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意,因此,在聚眾斗毆過程中,無論個別參加者是否實際使用械具,“持械”行為已因共同犯意而結合成為共同犯罪人的共同犯罪行為,故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均認識到自己系與他人配合實施持械聚眾斗毆的行為,即形成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罪故意,則對之應認定為“持械”聚眾斗毆。
如果聚眾斗毆者雖臨時持械,但在斗毆前或斗毆時聚眾斗毆參加者均認識到自己系與他人配合實施持械聚眾斗毆的行為,即形成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罪故意,則對之應認定為“持械”聚眾斗毆。
如果聚眾斗毆者間未形成與他人配合持械聚眾斗毆的意思聯絡,達成持械聚眾的共同故意,則聚眾斗毆參加者雖有臨時持械者,對首要分子與其他積極參加者亦不能以持械聚眾斗毆論。如果一方持械而另一方未持械的,對持械一方按上述原則加以認定,而未持械一方不可能認識自己在與對方配合持械聚眾斗毆,缺乏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意,所以不應認定為“持械”聚眾斗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未經登記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嗎
2020-12-24沒有工傷鑒定怎么辦理,超過一年是否還可以辦
2020-11-27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司法救濟
2021-02-282020女方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0-12-06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保險公司審核傷殘鑒定要多久
2021-03-25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農村承包荒山的優惠政策是什么
2020-12-03土地互換幾年后土地補償款應該屬于誰
2021-03-04修建機場多少米之內屬于拆遷范圍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