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公務人員數量很多,在大的基數作用下,職務犯罪就顯得較頻繁。因為職務犯罪具有危害性大的特點,所以我國法律對其打擊也較嚴厲。那么,在我國的法律里,怎樣才是職務犯罪?為此,小編在下文中整理了該問題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怎樣才是職務犯罪?
一、什么是職務犯罪
在這個名詞里面我們必須了解什么是“職務”?!奥殑铡痹谖覈且粋€內涵豐富的,內容復雜的組合性概念。目前在我國的職務分類中主要有:法定職務、事定職務、執行職務、管理職務、決策職務、臨時職務、固定職務、領導職務、非領導職務等等,我國的職務分類大典中記載有:8大類,66個中類,413個小類,1838個職業。 在職務這個名詞中,所謂的“職”:就是職責、職權、職掌、這個職業就是“掌管”的意思?!皠铡蹦兀褪怯陕毝a生的,所應承擔的任務、事務、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職”,就要承擔一定的事物,同時,根據職務的不同,相應地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職務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國家工作人員、企業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進行非法活動或者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破壞國家對職務的管理職能,依照刑法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的總稱。
二、職務犯罪的構成及其要件
要了解職務犯罪的構成就必須知道一般犯罪的構成我國刑事法律中規定,某一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主觀與客觀要件的總和。這種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是法定的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1)職務犯罪主體:職務犯罪的主體在我國法律中規定:一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二是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三是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四是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
(2)職務犯罪的主觀要件: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種心理與心理狀態。
(3)職務犯罪的客體要件:侵害的是國家對職務活動的管理職能。
(4)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我國法律規定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利用職務之便;二是濫用職權;三是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務。
以上內容就是對“在我國的法律里,怎樣才是職務犯罪”問題的詳細解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簡單來說,職務犯罪需要滿足犯罪主體、主客觀條件等四項基本特征。如果您對此問題還有其他疑問,您還可以咨詢律霸網職務犯罪律師。
職務犯罪的種類有哪些
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有什么刑事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誤診是否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0-11-26當事人雙方怎么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3-06商標侵權賠償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28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保險經營范圍和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有限制嗎
2020-12-14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夏季有車族發生有哪幾種情況,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2021-02-07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09土地出讓金與征地費有什么區別
2021-02-24拆遷補償協議沒簽房產證能交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