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致人死亡如何進行賠償
車禍導致受害人死亡需要按下列賠償項目進行賠償:
1、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20年計算。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2、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個月標準。
3、被扶養人生活費,被撫養人是未成年人的,計算至18周歲;是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20年。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沒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4、家屬交通費,原則不超過三人處理交通事故的合理交通費;超過的按三人計算。
5、家屬住宿費,原則不超過三人處理交通事故的合理住宿費;超過的按三人計算。
6、家屬誤工費,原則不超過三人處理交通事故的合理誤工損失;超過的按三人計算。
7、精神損害撫慰金。受訴法院所在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精神損害賠償數額也有所不同。
8、搶救費。按實際發生的計算。
車禍致人死亡如何劃分責任
1、全部責任和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交通事故的,該當事人應當負事故的全部責任,事故其他方當事人無責任:
(1)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負全部責任,他方無責任。
(2)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其他方當事人無違章行為的,由過錯一方當事人承擔事故全部責任。
(3)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變動、證據滅失,公安交管部門無法查證道路交通事故事實的,由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
(4)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及毀滅證據的,由其承擔事故全部責任。
(5)駕駛機動車發生與本車有關聯的交通事故時,當事人不立即停車,不保護現場,致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6)當事人一方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7)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2、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
當事人一方具有以下行為的負主要責任,另一方負次要責任:
(1)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各方當事人有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負主要責任,另一方負次要責任。
(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各方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致使事故基本事實無法查清的,機動車方應當負主要責任,非機動車、行人一方負次要責任。
(3)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后未立即停車,未保護現場,致使事故基本事實無法查清的,機動車一方負事故主要責任。
3、同等責任
因兩方(或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導致交通事故的,其行為在事故中作用相當的,負同等責任。當事人雙方具有以下行為的負同等責任:
(1)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各方當事人均有違章行為,且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基本相當的。
(2)發生交通事故后各方當事人均未立即停車,未保護現場,致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
(3)當事人各方均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
4、不確定責任
對交通事故無法查證事故事實的責任認定的,公安交管部門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載明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當事人情況及調查得到的事實,但對事故責任不作認定。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到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通常而言,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以上七種賠償。如果您對此依舊感到困惑,或者您還有什么相關法律問題需要解答,歡迎您到律霸網進一步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建筑能否主張財產損害賠償
2020-12-1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一
2021-02-03租期未滿房東轉租的是否需要支付轉讓費
2020-11-18地役權與其他用益物權一并轉讓是如何的
2021-02-18醫護人員因工作原因感染,是否屬于工傷?
2020-12-18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殘障人士繼承房產是否需要監護人
2021-01-20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