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流動的加劇,大量農民進城務工或居留,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關于經常居住地在城鎮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中規定: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和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應當根據案件實際情況,結合受害人住所、經常居住地等因素,確定適用標準。
【案例】
1995年,吳X與妻子從山東農村來到北京。后來二人在北京市昌平區購買了一套房產,并常年在此工作生活。
2013年11月,鄒X駕駛的輕型廂式貨車與吳X駕駛的二輪摩托車,在昌平永安環島處相撞,雙方車輛受損,吳X重傷,經搶救無效后死亡。交警部門認定此次交通事故吳X負主要責任,鄒X負次要責任。
事故后,吳X的妻子將鄒X及保險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賠償醫療費、死亡賠償金等各項損失共計80多萬元,其中死亡賠償金按照北京市城鎮居民標準計算。
被告保險公司辯稱,吳X是外地農村居民,按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死亡賠償金應按照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
法院經審理認為,吳X戶籍雖在農村,但其生前實際居住地應是北京。
如果按照農村居民標準計算吳X的死亡賠償金,既不符合實際,也不足以彌補原告方損失,故應當按照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乘以20年,計算吳X的死亡賠償金。
法院最終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最高法有新規賠償要考慮實際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20年計算。
**濟和律師事務所的趙*江律師表示,因此本案判決并未僅依據戶籍,而是考慮到死者在城鎮居住已經一年以上,工作地及薪酬獲取地、基本的生活消費地等均在城鎮。
退休回鄉養老仍按戶籍標準賠
此外,趙律師認為在審判實踐中的另外兩種情況也可考慮按城鎮居民的標準給予賠償:
1.死者生活消費已基本等同于城鎮居民,且系城市(鎮)擴張過程中的周邊失地農民的;
2.死者雖不固定在某一城市(鎮)居住,但靠手藝或一技之長在城市(鎮)間謀生獲得穩定和較高收入的。
但是,死者系城鎮居民因各種原因下鄉居住的,如下鄉承包荒山、荒地、水面的,退休后回鄉養老的,下鄉借讀或寄養的等等,雖實際居住于農村,但仍應按戶籍地即城鎮居民標準賠償為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游樂園游玩死亡景區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25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1-11勞動法辭退孕婦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2工傷認定時間期限延長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06離婚賠償適用于訴訟時效嗎
2020-12-02合同內容要與發票內容一致嗎
2021-01-28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