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農用土地使用年限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農村土地。”
第二十條規定“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延長。”
該期限適用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農村土地,屬于對特殊主體的特別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條規定:“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租賃期間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租賃合同,但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二十年。”
所以除特別主體意外,其他一般主體訂立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不得超過20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二、城鎮土地使用年限
土地使用權年限規定: 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在關于實施《北京市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辦法》具體問題的通知中關于土地出讓年限的確定:鋼筋混凝土結構、磚混結構的房屋,其土地使用年限最高不超過70年;磚木結構的房屋,其土地使用年限最高不超過50年。
三、相關規定
現階段,我國存在著大量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現實。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其仍然是國家嚴格限制的行為。在審判實踐中,擅自出租集體土地使用權行為也多被法院認定為無效行為。因此,對于簽訂集體土地租賃合同取得企業經營用地,需要謹慎對待并盡量避免相應法律風險。
而國家《土地管理法》對于租賃使用集體建設用地是有著相當嚴格的限制規定的,具體體現在以下規定:
第六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由上可知,任何單位或個人進行建設,如果不符合規定的集體土地使用權主體資格,則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在現實中,普遍存在著土地承租者直接與集體土地所屬的村委會簽署土地租用協議的操作方式,這一做法并不妥當,擅自出租集體土地的行為會被法院認定為無效行為。雙方當事人所簽訂的《土地租賃合同》等也均因違反國家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而成為無效合同。
各地必須要進一步的規范農用地在使用過程當中的一些管理政策,才能確保國家對農業用地改革制度的落實。雖然農村的集體土地使用權沒有做出任何的限制,但農業用地基本上都是在到期之后需要重新簽訂承包合同的。農用地的年限取決于農用地的性質,到期之后要有村委會重新發包。
土地使用稅計算方法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可以改名字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對方死亡了我會被拘留嗎
2021-01-05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定
2021-03-20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贈予撤銷的適用情形
2021-02-03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